中醫怎么看細菌性痢疾
在中醫方面,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癥,夏秋為多發季節。其中又以小孩為易感人群。它主要的病理多因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傷飲食生冷,損傷脾胃與腸腑,或飲食不節,或誤食不潔之物,使脾胃氣機阻滯,不得宣通,而成痢疾。辨證宜分清寒熱虛實,一般說來,暴痢多實、久痢多虛。
中醫認為,細菌性痢疾的病因主要是*正氣虛弱和外感時邪、飲食所傷,而外邪與飲食又往往互相影響,一般多屬飲食傷中,復加感受時邪而發病。根據菌痢的分析歸納結果,視其病邪在表、在里,屬寒、屬熱和患者體質的是虛、是實,應給予靈活的隨癥治療,分述如下:
解表
菌痢初起夾有表癥,發熱惡寒、頭身重痛無汗者,可用解表法,使之“得汗而解”,治宜扶正解表達邪,方選人參敗毒飲加減。藥用人參益氣扶正,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合川芎從半表半里之際領邪外出,枳殼、茯苓、桔梗宣通三焦,甘草調和諸藥,共成扶正祛邪功。若表證已減,痢猶未止,可用香連丸調氣清腸;或表證兼濕滯者,可用藿香正氣散解表化滯。
導滯
菌痢初起,但無表癥,體強滯甚,腹滿堅痛之“實證”者,可用導滯法。治宜調氣導滯,通腑排毒,方選木香化滯湯加減。藥用木香、香附辛香利氣,柴胡、草蔻、橘皮、半夏疏肝醒脾和胃,當歸、紅花和血調氣,再配以厚樸化滯除脹。若下利不暢、實滯甚者,可用小承氣湯瀉下,排除毒物。
清熱解毒
用于菌毒亢盛,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疫毒熾盛者,治宜“涼解分利,但使邪去”,方選葛根黃芩黃連湯加味。藥用葛根解肌發表散熱、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而止下利,黃連、黃芩清熱燥濕、厚腸止利,配以金銀花、白頭翁、馬齒莧、木香涼血解毒,行氣治痢,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若見高熱神昏譫語者,可同時吞服安宮牛黃丸,以增加其清熱解毒及開竅清神之力。
行氣和血
用于腹痛、里急后重、赤白混雜,便次頻甚之際,治宜調和氣血,緩解腹痛,即“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而后重自除”。方選潔古芍藥湯加減,藥用芍藥、甘草、當歸調和營血、緩急止痛,黃連、黃芩、大黃(后下)清腸化濕,木香、檳榔、枳殼行氣通腑除后重,肉桂通陽和血,銀花、白頭翁清熱解毒。
溫補
一般多用于菌痢后期,或病程遷延日久不愈,導致虛、寒、虛滑三癥者,治宜養陰和營、補中益氣,方選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補中益氣、升陽固表,陳皮理氣化滯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再配以白芍斂陰氣、和營衛。
中醫方面的痢疾治療方法希望家長們也要掌握,能夠及時給小孩判斷病情,中西結合,提高治愈效率。
-
要如何更好的預防細菌性痢疾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然而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在變快,因此就有許多人不注重飲食的營養健康衛生,這也就加大了細菌
-
要如何預防細菌性痢疾出現呢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然而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在變快,因此就有許多人不注重飲食的營養健康衛生,這也就加大了細菌
-
怎樣預防細菌性痢疾才好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然而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在變快,因此就有許多人不注重飲食的營養健康衛生,這也就加大了細菌
-
細菌性痢疾的禁忌都有哪些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疾病我們大家并不陌生,但生活當中,很多人群都會被這種疾病所困擾,對于這種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就
-
怎樣防治細菌性痢疾的發生患上了細菌性痢疾疾病的現象,在我們的身邊還是比較常見的吧,這個疾病的出現嚴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為此我們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