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疾病基本常識
艾滋病這樣的疾病在性性傳播疾病當中是有著比較高發病率的,出現了這樣的疾病我們需要重視做好積極的預防和治療,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使疾病得到緩解和治愈,也能夠幫助人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艾滋病疾病發生,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艾滋病疾病的基本常識有什么?
一、病因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證實死于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后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后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并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于預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并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
二、臨床表現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后,最開始的數年至10余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一般初期的癥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后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惡性腫瘤等。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但每個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癥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1.一般癥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癥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癥狀
食欲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藥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癥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癡呆等。
5.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癥及潰爛。
在看看小編的介紹之后,相信人們對于艾滋病疾病的基本常識已經有了了解,能夠了解這些基本常識既可以幫助人們做好對于艾滋病疾病的預防,又可以幫助人們在患有疾病的時候能夠積極正確的采取治療措施,避免這樣的疾病帶去太多的危害,爭取能夠早一些得到康復才好。
-
艾滋病有哪些常見的護理措施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人們還是會出現一些疾病,艾滋病就是比較高發的一種,這種疾病發生以后確實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
-
艾滋病有哪些護理措施說起艾滋病大家應該都是很熟悉的,艾滋病也是一種很常見的性病之一,這種疾病發生以后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得不到很
-
艾滋病有哪些主要的傳播途徑相信大家對于艾滋病這種疾病十分的了解。艾滋病是一種對人的身體危害非常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患上這種疾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非常嚴
-
艾滋病護理措施是有哪些呢艾滋病大家應該也是比較熟悉的,艾滋病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性傳播疾病,這個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危險性也是比較嚴重的還會危及到患者
-
艾滋病的傳染方式是有哪些呢提及到艾滋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艾滋病的發病率也是比較高的,艾滋病我們不僅要做到正確的治療,同時也要更多了解關于艾滋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