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療
如果成人和青少年確診HIV 感染,并滿足臨床和實驗室入選標準,則應當評估他們開始抗病毒治療的適宜性。適宜性評估包括:
1. 是否存在需要先處理的臨床疾病或狀況;
2. 患者是否已經為抗病毒治療做好準備,是否能具備良好的依從性;
3. 基線實驗室評估。
(一) 臨床適宜性
臨床適宜性的評估應在當地指定醫院內進行,由經過抗病毒治療培訓的臨床醫生負責對需要治療的患者進行評估。臨床評估應考慮到如下需要在開始抗病毒治療前進行處理的情況,但這些情況不能被視為抗病毒治療的排除標準。
1.有無并發活動性的機會性感染:總的原則是應在可能的情況下在開始抗病毒治療前先治療那些致命的或者嚴重的機會性感染。輕度感染如口腔念珠菌(假絲酵母菌)病不是抗病毒治療的禁忌證。
2.有無不穩定的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會影響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安全性。首先治療這些疾病,待病情穩定后再開始抗病毒治療。
3.有無合并結核病或正在接受抗結核治療:一般建議先抗結核治療2 周~2 個月后再開始抗病毒治療(詳見“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療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療”)。
4.有無肝臟疾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或已知的肝功異常(詳見“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療”之“肝功能異常患者的抗病毒治療”)。
5.有無抗反轉錄病毒治療史,包括服用NVP 進行HIV 母嬰傳播的阻斷。
6.對于女性患者應了解其是否懷孕或缺少避孕措施,尤其在考慮使用EFV 時(詳見“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療”之“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的抗病毒治療”)。
7.有無同時使用其他藥物(包括中藥)。
對于嬰兒和兒童的治療前準備,其臨床適宜性的評估必須建立在與患兒父母或監護人共同討論并得到認可的基礎上。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療并不是可以急于求成的,穩定患者的一般狀況通常更為重要。如果臨床醫生無法確定是否應當為患者開始抗病毒治療,應向有關專家尋求幫助。
-
艾滋病的檢查方法是什么相信在生活中人們對艾滋病都是有一些了解的,這種疾病是近年來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也是一種可以通過性傳播的疾病
-
艾滋病有哪些常見的檢查方法說起艾滋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這種疾病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因此這種疾病發生以后,大家一
-
艾滋病檢查方法具體是有哪些呢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大家對于自己的身體保養也是比較重視的,因此或者一些疾病之后也是大家及早接受檢查治療的,而
-
艾滋病的診斷檢查方法有哪些艾滋病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疾病,很多人們對于自己患上艾滋病也是比較痛苦的,因此患上艾滋病大家一定要有正確的檢查項目在治療上才
-
如何的確診染上艾滋病如何確診染上艾滋病的?這個問題在生活中也是很多人們都比較關注的,因為艾滋病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患上艾滋病的人一定要有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