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
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出現以后對孩子的影響很大,作為家長對這種疾病的治療方式應該有一定了解,當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的時候,家長能夠及時的幫助孩子進行治療,有利于孩子的健康那么手足口病的食療方法有哪些呢!
一、手足口病食療方:
1.紅蘿卜1條,白茅根15g,竹蔗1節,生苡仁15g,每日1劑,煎水代茶。
2.燈芯草5扎,蟬蛻3g,木棉花1朵,雞骨草10g,瘦豬肉50g,煲湯飲用。
3.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吃。
以上均為3~6歲兒童1人份劑量,可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劑量。
二、手足口病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第一階段:病初。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咸、不酸。這里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第二階段:燒退。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舉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制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第 三階段:恢復期。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也有說法全素,不動葷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營養質量不夠,缺少優質蛋白質,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故全素不妥。
三、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療期間應注意不吃魚、蝦、蟹。
從細節開始嚴防死守手足口病
一、五歲以下兒童的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衛生,不要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一旦發現可疑癥狀要及早就醫。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唾沫、污染物品或食品進行傳播,因此,預防“病從口入”,加強日常用具消毒和隔離病人是控制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二、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集體機構,要做好晨午撿,注意兒童的體溫、口腔和手足,發現疑似病人,要及時隔離治療。幼兒園、學校不應讓小兒共用餐具,小兒使用的餐具最好做到餐前高溫消毒。
三、預防手足口病請記好15字口訣“勤洗手、勤通風、喝開水、吃熟食、曬衣被”。
手足口病的癥狀:
多數患兒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發病突然。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高熱持續不退,病程越長,病情越重。
發熱1-2天后,口腔粘膜、手足皮膚出現散在點狀玫瑰色斑、丘疹,直徑約2-10毫米,逐漸成為水泡,周圍充血,皮膚上的水泡不疼痛,也不容易破潰,數天后干燥結痂。口腔粘膜的水泡破潰迅速,可融合成片,表面有黃白或灰黃色偽膜,灼痛明顯。患兒常有拒食、哭鬧、流涎等現象。
溫馨提示,手足口病出現以后,要及時的接受治療,專家在文章中對于手足口病的食療方法,給出了一些見解,希望能夠幫到更多的手足口病患者,同時也提出了手足口病患者的一些飲食注意事項,希望 家長能夠給予患者科學的護理。
-
中醫治療手足口病有哪些優勢對于手足口疾病的出現大家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手足口疾病的發生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疾病了,多見于孩子的身上,給他們的健康成長
-
手足口病食療方法是怎樣的手足口病的發生導致孩子會有一些高燒的癥狀,這樣的狀況之下很容易會給患者帶去更多的健康危害,而且假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容易
-
手足口病的有效治療手足口病疾病確實是有著嚴重危害性的一個疾病,在患上了手足口病這個疾病的時候,希望我們的患者能夠及早的采取應對措施,不要拖
-
中醫治療手足口病有什么優勢對于手足口疾病的出現大家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手足口疾病的發生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疾病了,多見于孩子的身上,給他們的健康成長
-
手足口病病變應該如何治療出現了手足口疾病的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這個疾病的發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帶來林蔭大道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