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的并發(fā)癥主要有哪幾種呢
在病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有時候會發(fā)生一些并發(fā)癥的特發(fā)事故,這有可能對醫(yī)療人員措手無措。所以,熟知一些有關疾病的并發(fā)癥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會很好的配合病人的治療。以下便是對此的有關介紹。
傷寒的并發(fā)癥復雜多樣,發(fā)生率不一。同一患者可同時或先后出現多種并發(fā)癥。
1.腸出血
為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約2.4%~15%,多見于病程第2~3周,從大便隱血至大量血便。腸缺血是指供應腸道血液的血管因某種原因發(fā)生阻塞,致使腸道的血液來源減少或喪失,不能供腸道的生理活動所需,腸壁發(fā)生淤血、水腫或潰瘍,嚴重者還可發(fā)生壞死、出血、穿孔和腹膜炎。少量出血可無癥狀或僅有輕度頭暈,脈快;大量出血時熱度驟降,脈搏細速,體溫與脈搏曲線呈交叉現象,并有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冷汗、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有腹瀉者并發(fā)腸出血機會較多。病程中活動過多,飲食成分不當,過于粗糙,過量飲食,排便時用力過度以及不適當的治療性灌腸等均可成為腸出血誘因。
2.腸穿孔
為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約1.4%~4%,多見于病程第2~3周。腸穿孔是腸部的病理改變以造成腸壁壞死為特征,最后導致穿孔。腸內容物進入腹腔后,如果是少量可被腹腔內網膜所包裹而局限,如果是大量則完全進入腹腔,整個腹部劇烈疼痛,腹肌緊張`僵硬,可能會引起休克!腸穿孔常發(fā)生于回腸末段,但亦可見于結腸或其他腸段;穿孔數目大多為一個,少數為1~2個,也有報告多達13個者。腸穿孔的表現為突然右下腹劇痛,伴有惡心、嘔吐、冷汗、脈細速、呼吸促、體溫與血壓下降(休克期),經1~2h后腹痛及其他癥狀暫緩解(平靜期)。不久體溫又迅速上升并出現腹膜炎征象,表現為腹脹,持續(xù)性腹痛,腹壁緊張,廣泛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至消失,腹腔內有游離液體。X線檢查膈下有游離氣體,白細胞數較原先增高伴核左移(腹膜炎期)。腸穿孔的誘因大致與腸出血相同,有的病例并發(fā)腸出血的同時發(fā)生腸穿孔。
3.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
國外報道的發(fā)病數有高達12.5%~13.9%,國內亦有本征報道。一般見于病程第1~3周,約半數發(fā)生于第1周。主要表現為溶血性貧血和腎衰竭,并有纖維蛋白降解產物增加、血小板減少及紅細胞碎裂現象。此征可能由于傷寒桿菌內毒素誘使腎小球微血管內凝血所致。
4.中毒性心肌炎 發(fā)生率3.5%~5%,常見于病程第2~3周伴有嚴重毒血癥者。臨床特征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減弱,心律不齊,期前收縮,舒張期奔馬律,血壓偏低,心電圖顯示P-R間期延長、T波改變、S-T段偏移等。這些癥狀、體征及心電圖改變一般隨著病情好轉而恢復正常。
5.支氣管炎及肺炎
支氣管炎多見于發(fā)病初期;肺炎(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則常發(fā)生于極期及病程后期,多為繼發(fā)感染,極少由傷寒桿菌引起。毒血癥嚴重者可有呼吸急促、脈速及發(fā)紺,咳嗽卻不明顯,體檢可發(fā)現肺部啰音和(或)肺實變征。
6.DIC
國外報道一些傷寒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現血小板減少、凝血酶原減少及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符合DIC的實驗室所見。DIC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質入血,從而引起一個以凝血功能失常為主要特征的病理過程。主要臨床表現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礙和溶血性貧血。是許多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嚴重病理狀態(tài),是一種獲得性出血性綜合征。隨著病情好轉,這些凝血障礙常可完全恢復正常。傷寒并發(fā)DIC偶可表現為嚴重全身廣泛出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p#分頁標題#e#
7.急型膽囊炎
約占0.6%~3%。其特征為發(fā)熱,右上腹痛及壓痛,常有嘔吐,可出現黃疸,白細胞數較原先增高。傷寒并發(fā)膽囊炎后有助于膽石形成,易導致帶菌狀態(tài)。亦有認為原有慢性膽囊炎、膽石癥的患者易于產生傷寒帶菌狀態(tài)。
8.溶血性貧血
傷寒可并發(fā)急性血管內溶血,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fā)生的一類貧血。如果骨髓能夠增加紅細胞生成,足以代償紅細胞的生存期縮短,則不會發(fā)生貧血。表現為急進性貧血、網織紅細胞增多、白細胞數增高伴核左移,部分病例有血紅蛋白尿,少數出現黃疸,也可發(fā)生尿毒癥。患者大都伴有紅細胞葡萄糖 -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少數則合并血紅蛋白病,溶血的發(fā)生常與傷寒感染本身和(或)氯霉素應用有關。
9.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病
大多見于發(fā)熱期,也可出現于發(fā)熱前或熱退后。有報道傷寒可并發(fā)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發(fā)病原理可能與其他原因所致感染后腦炎相似。有的患者表現為感染性精神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伴有錯覺、幻覺以及情緒、行為失常。有的則表現為中毒性腦病,除精神、意識障礙外,還伴有強直性痙攣、偏癱、腦神經麻痹、病理反射陽性及帕金森綜合征。個別可發(fā)生急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炎、球后視神經炎等。傷寒并發(fā)虛性腦膜炎約占傷寒病例的5%~8%,但傷寒桿菌腦膜炎則極少見(0.1%~0.2%)。傷寒并發(fā)精神神經疾病一般隨著傷寒病情好轉,常在短期內恢復。
10.中毒性肝炎
發(fā)生率約10%~68.5%(多數在 40%~50%),常見于病程第1~3周。主要是細胞毒作用的結果。隨著現代化學工業(yè)的發(fā)展,本病日漸增多。動物實驗證明,工業(yè)性中毒性肝炎有如下共同點:①有類似肝炎的明確病理改變;②病變嚴重程度與接受劑量有關;③人群普遍易感,所發(fā)生的病變類似;④容易復制動物模型。診斷主要靠臨床表現如黃疸、肝腫大、壓痛及胃腸道癥狀等,同時結合個人所接觸的自然環(huán)境。盡早避免所接觸的毒物并予以對癥處理,預后良好,僅少數導致慢性肝病,死亡率很低。有的短期內死于肝衰竭。主要特征為肝大,可伴有壓痛,轉氨酶活性輕度升高,甚至出現輕度黃疸。臨床上容易與病毒性肝炎相混淆。隨著病情好轉,肝大及肝功能可較快恢復正常。僅偶爾可出現肝衰竭危及生命。
通過以上對傷寒的有關并發(fā)癥的介紹之后,相信大家對此有個比較深刻的了解。我們要在病人介紹治療的過程中,對于這些并發(fā)癥做好應該做的準備。
-
傷寒疾病如何進行預防傷寒疾病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還是比較常見的吧,傷寒嚴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還應該要及時的去進
-
傷寒疾病應如何進行預防傷寒疾病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還是比較常見的吧,傷寒嚴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還應該要及時的去進
-
傷寒疾病該如何預防比較好生活當中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夠預防傷寒這樣的疾病發(fā)生呢,相信很多的人也都在關注的問這樣的問題,可是人們在提及預防措施的時候卻
-
副傷寒應該如何預防較好說起了副傷寒疾病的發(fā)生我們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副傷寒疾病的發(fā)生給患者朋友們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嚴重,為此平時的日常生活
-
應該如何預防傷寒疾病較好提起傷寒,相信大家肯定有所了解吧,現如今有許多人都在遭受著傷寒的困擾,給自己的生活和身體都帶來了極大的傷害。那么傷害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