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毛滴蟲病出現癢的原因
對于陰道毛滴蟲病,很多人都很陌生,此病發生以后,對患者的確實傷害很嚴重,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它的誘發原因做好自己的預防和治療,那么下面我們就跟隨小編詳細地去了解陰道毛滴蟲病疾病形成原因到底有什么?
發病原因
陰道毛滴蟲病陰道毛滴蟲首先由Donne(1836)在婦女陰道分泌物中發現,次年定名為trichomonas vaginalis。
1.毛滴蟲形態:本蟲與人毛滴蟲、口腔毛滴蟲一樣均只有滋養體而無包囊期。陰道分泌物或培養基的新鮮標本,形狀與大小隨蟲種的來源、培養基的滲透壓和蟲體的分裂而不同,典型者為梨形或卵圓形,大小9.7(4.5~19)μm×7(2.5~12.5)μm。胞質均勻光潤、透明,借其前端四根鞭毛擺動前進,并以波動膜波動作螺旋式運動。
陰道毛滴蟲亦可形成偽足,供取食或附著用。軸柱貫穿蟲體,從末端穿出。
2.毛滴蟲構造:經蘇木精或吉姆薩染色后,蟲體前端可見五顆排列成環狀的毛基體,從毛基體發出四根前鞭毛和一根后鞭毛。
波動膜和基染色桿亦從毛基體發出,圓形或梨形的蟲體細胞膜及細胞質向體外延伸的一條波浪形膜結構,其外緣游離,后鞭毛發出后即附在波動膜外緣并向后延伸,與波動膜起止一致,但兩者并無組織結構上的聯系。
蟲體前1/3處有一橢圓形的核、核膜雙層并有核孔。核質為細微顆粒,內有6~8個大小相近的電子致密的染色質顆粒和一個核仁。核膜外周有內質網并與核孔間有微管相通。核附近有副基體和副基纖維。電鏡下毛基體有五個,在蟲體前部成環狀排列組成中心體,外面由雙層膜的鞘包圍,共同構成中心體器。四根前鞭毛分別由第一、三、四、五毛基體發出,第二毛基體則發出一根后鞭毛和基染色桿,副基纖維則附著于第三毛基體基部并向后伸延至核水平。軸柱為雙層膜透明筒狀結構,分軸頭、干和尾三部分。
此外,蟲體內還有圓形和橢圓形的食物泡、空泡和大小不等的致密顆粒。蟲體還有一獨立的發育完全的高爾基復合體。
3.毛滴蟲的生存方式:蟲體主要通過滲透方法吸取營養,因此在新鮮陰道分泌的蟲體多無食物泡,胞質內幾乎沒有細菌。蟲體也可以依靠偽足將黏附在其表面的固體食物吞進體內。陰道毛滴蟲能利用葡萄糖及其聚合體,其中麥芽糖更有利于蟲體生長。蟲體還可以利用血清、蛋白胨和消化酪蛋白。此外,核糖核酸、維生素 C、復合維生素B、泛酸和磷酸均為促進蟲體生長的必要成分。
4.毛滴蟲的增生:陰道毛滴蟲以二分裂或多分裂法增生。在陰道分泌物或培養基中,蟲體可以多分裂法增生,一個蟲體最多可分裂為16個。
5.毛滴蟲的適宜環境:陰道毛滴蟲在25~42℃之間生長繁殖,但以32~35℃最為適宜。在室溫(22~25℃)能存活120~150h,但在50℃ 4min死亡,-70℃ 1min即死亡。陰道毛滴蟲生長最適pH為5.2~6.6,略帶酸性的遞質有利于蟲體繁殖,但pH5.O以下或pH7.5時也會抑制或殺死蟲體。本蟲屬兼性厭氧寄生,適應寄生在相對缺氧的陰道內并能迅速繁殖,故本蟲主要寄生在陰道,但也可寄生在尿道、子宮、尿道旁腺和膀胱等。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則以前列腺最為常見,亦可寄生在附睪或包皮囊內。
以上就是我們為大家總結的關于陰道毛滴蟲病疾病的形成原因,在以后當出現陰道毛滴蟲病的時候,人們能夠根據病因對癥治療,也希望人們能夠去避免上面誘發因素做好對于陰道毛滴蟲病的預防,爭取有效遠離這樣的疾病才好。
-
陰道毛滴蟲病會有什么癥狀呢陰道毛滴蟲病發病率很高,一旦確診就需要進行積極的治療,這種疾病的危害是很大的,還早注意檢查治療,陰道毛滴蟲病有哪些癥狀呢
-
陰道毛滴蟲病的基本常識陰道毛滴蟲病也屬于一種性傳播疾病,可能對于這樣的疾病人們不太了解,疾病發生之后會給患者健康帶去很大威脅,而且這樣的疾病也
-
陰道毛滴蟲病的癥狀和危害有什么陰道毛滴蟲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是有著比較高發病率的,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讓我們患者真的是承受了很大的痛苦。所以說對于陰道
-
陰道毛滴蟲病的發病是急性嗎?陰道毛滴蟲病在女性人群中非常普遍,它屬于性傳播疾病的一種,不僅直接接觸會傳染,而且有間接傳播途徑,所以發現陰道毛滴蟲病一
-
陰道毛滴蟲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因為有性接觸,所以男女之間很多病都是互相傳染的,比如陰道毛滴蟲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臨床研究發現,很多男性的尿道、前列腺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