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是細菌性痢疾早期癥狀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夏秋多見,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所以我們大家要及時的發現和治療才是關鍵。首先要知道哪些是細菌性痢疾早期癥狀,這樣才可以盡快的發現該病,盡快的對癥治療。
流行季節有腹痛、腹瀉及膿血樣便者即應考慮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且多出現于消化道癥狀之前。慢性期病人的過去發作史甚為重要,大便涂片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于診斷的確立。乙狀結腸鏡檢查及X線鋇劑檢查,對鑒別慢性菌痢和其他腸道疾患有一定價值。在菌痢流行季節,凡突然發熱、驚厥而無其他癥狀的患兒,必須考慮到中毒型菌痢的可能,應遲早用肛試取標本或以鹽水灌腸取材作涂片鏡檢和細菌培養。
【臨床癥狀】
因進入*的痢疾桿菌菌型不同,數量多少及每個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癥狀也各不相同。因此臨床上將痢疾分為急性慢性兩種。
一、 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據癥狀又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種。在中毒型中,根據病情又分為休克型和腦型。雖然家長不必對孩子的病況進行嚴格的分型,但應了解痢疾的基本癥狀和病情變化的結局。
1. 輕型痢疾
這是痢疾中最輕的一種,一般只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每天2-4次,呈水樣或糊狀,無膿血,有時混和黏液,解便后腹痛緩解,多數不發熱或只有低熱。由于癥狀不典型,常常被誤診為一般的腸炎。
2. 普通型
此型具有較典的痢疾癥狀,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左右,個別孩子可高達40℃以上。開始可無腹痛、腹瀉,只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因此,開始時常被誤診為重感冒,數小時之后開始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開始為稀便,繼而出現膿血便,因為此時腸黏膜已出現潰瘍和壞死,故有明顯的下墜感。
3. 重型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熱,每日大便次數可達20-30次,大便呈膿血樣,量少,腹痛劇烈,下墜較重,甚至不想離開便器,四肢發涼,很快出現脫水現象,有的可發生意識障礙。
4. 中毒型
中毒型痢疾多見于2-7歲的兒童,常突然發病,開始時只有高熱,體溫可達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膚常出現花紋,呼吸淺而弱,可反復出現驚厥。多數孩子沒有腹痛、腹瀉和嘔吐,少數孩子只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無膿血。除上述癥狀外,若出現休克癥狀的叫休克型,表現為脈膊細弱,血壓下降或測不出,少尿或無尿,有呼吸困難、咯血現象,可因發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現腦部癥狀者叫腦型。腦型的主要表現是煩燥、嗜睡、血壓正常或增高,有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呼吸增快,有時出現呼吸暫停、嘆息樣呼吸或雙吸氣,很快進入昏迷狀態,而側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有關細菌性痢疾的一些癥狀介紹,上面已經給大家說了,希望對大家幫助很大,溫馨提示:如果一旦發現了上述的癥狀,一定要及時的到醫院進行確診,然后在接受治療,以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
-
對細菌性痢疾患者的護理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有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也會給他人帶來疾病的困擾,那
-
細菌性痢疾具體常識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有什么傳播途徑提起細菌性痢疾,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患者多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到
-
細菌性痢疾的一些常識概述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的原因以及治療措施提起細菌性痢疾,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吧,這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會有腹瀉等癥狀,還有可能會出現大便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