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確診細菌性痢疾的出現呢
大家都知道細菌性痢疾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夏季蚊蠅比較多的季節,這些蚊蟲帶有的病菌是比較高的,因為細菌性痢疾疾病又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并且大多中毒型的痢疾都發生在小孩子身上,所以孩子們的身體體質就更應該當心一些,那么,怎樣才能確診細菌性痢疾的出現呢?
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對待細菌性痢疾呢?
1`這種病人和帶菌者(是指本身帶有痢疾桿菌而自己不發病的人)為主要傳染源,由他們的糞便和糞便污染的衣物、用品、玩具等通過手、食物、水或飲料進行傳播傳染。而蒼蠅的帶菌率也很高,也是重要的傳染媒介。
2`此病潛伏期數小時,或2到3天,通常由吃不清潔飲食(腐爛食物、未洗的水果)及與痢疾病人接觸等有關系。
3`中毒性痢疾多發生在2到7歲小兒,得病兒發病急、病情重,高燒可達39~40℃,嗜睡、說胡話及煩躁不安,后重者反復抽風可導致昏迷,細菌內毒素可造成休克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發花發紺(發紫)、四肢發涼、心音低弱、血壓下降、心跳過速,再嚴重由出現呼吸不規律,表淺、暫停,若不及時搶救病人就會死亡。
4`預防措施:開展衛生運動,消滅蒼蠅,加強衛生教育,培養兒童飯前便后要洗手的習慣,不喝生水,不吃變質和不潔的食物,做好水源及飲食的衛生管理。發現病人要及早到醫院就醫,確診后要隔離治療,病人用的食具要煮沸消毒15分鐘,病人糞便要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消毒后再倒入便池。
預防措施
1.深入開展衛生健康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細菌性痢疾通過糞-口途徑,通過食物、水、糞便、污染的食品、玩具、用具而傳播。注意水源衛生和飲食衛生。教育群眾喝開水、不喝生水;在疫區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飯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慎用涼拌菜;剩飯菜要加熱后吃;生熟分開;防止蒼蠅叮爬食物;在疫區不要參加婚喪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動。應加強包括水源、飲食、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內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滅(管水、管糞、管飲食、消滅蒼蠅),切實落實食品衛生管理措施,把好病從口入關。對重點行業人群應每年進行衛生知識或強化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
2.疫情報告 對疑似病人、臨床診斷和實驗室確診病人, 要及時向發病地的衛生防疫機構報告,并同時報出傳染病卡。
3.免疫接種 醫療防疫單位要做到早診斷,早報告。做好病人的隔離和消毒工作。醫療機構要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接到疫情報告后,衛生防疫部門應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盡快查明暴發原因,采取果斷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蔓延。
4. 災害影響 洪澇災害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壞,特別是水源受到嚴重污染、飲食的衛生條件惡化及居住條件較差。災后發生腸道傳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很大。水災后局部地區發生細菌性痢疾爆發的可能性很大,應該特別提高警惕。
溫馨提示,在夏季來臨之前,人們一定要及時開展衛生運動,正確地進行消滅蠅蚊,對于孩子要及早地加強衛生教育,要讓孩子飯前便后養成洗手的習慣,尤其是不能夠喝生水更不能夠吃一些不潔凈的食物,做到這些正確的衛生習慣,就能夠減少患有細菌性痢疾疾病的幾率。
-
對細菌性痢疾患者的護理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有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也會給他人帶來疾病的困擾,那
-
細菌性痢疾具體常識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有什么傳播途徑提起細菌性痢疾,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患者多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到
-
細菌性痢疾的一些常識概述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的原因以及治療措施提起細菌性痢疾,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吧,這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會有腹瀉等癥狀,還有可能會出現大便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