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細菌性痢疾就會有哪些癥狀
有很多的傳播疾病會在秋季出現,大家需要注意些常見的類型細菌性痢疾就是其中的一種,若是大家不注意自己的飲食方法,就容易患上這種疾病,因此,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身體的調理,若是出現了細菌性痢疾應該注意一些癥狀,那么,患上細菌性痢疾就會有哪些癥狀?
幾乎所有患兒首先出現的表現都是發熱。發熱的高度不定,一般以高熱多見。在發熱的同時,相繼出現胃腸道表現,如腹瀉和腹痛。腹瀉次數頻繁,每日可多達10~30次,但糞便的量不多。典型的糞便為膿性(所謂白痢),或膿血便(紅為痢),也可為粘液便,嬰兒甚至僅表現為消化不良性大便。腹痛部位多在臍周或左下腹,為陣發性。腹痛出現的同時伴有便意,排便完畢常覺又想排便,總有排不盡的感覺。這種情況稱為“里急后重”,見于年長兒,嬰兒則少見。其他胃腸道癥狀還有嘔吐、腹脹、吃東西不香,但并不是每個患兒一定都有。
如患兒有上述表現,特別是有膿便或膿血便時,診斷急性細菌性痢疾基本無疑。但如無明顯膿便或膿血便時,還應作糞便顯微鏡檢查,如見到大量白細胞,或白細胞和紅細胞兼有時,即可診斷為急性細菌性痢疾。所以,可疑為急性痢疾時,一定要取糞便作顯微鏡檢查,而且僅憑一次顯微鏡檢查無紅、白細胞,往往不能完全否定急性細菌性痢疾的診斷,應再次、甚至多次檢查。要確診為急性細菌性痢疾,還應作糞便細菌檢查,因膿血便還可見于其他腸道疾病、甚至非腸道疾病。當糞便培養出痢疾桿菌時,即可最后確診。要注意用于作細菌培養的糞便是新鮮的,如存放時間過久,會影響糞便培養的結果,當然就會影響正確的診斷了。
病原治療
⑴磺胺類藥:磺胺藥對痢疾桿菌有抗菌活性,但如與甲氧芐氨嘧啶(TMP)合用,則有協同效果。如復方磺胺甲?唑(SMZ-TMP)片劑,每天2次,每次 2片,兒童酌減,療程一周。有嚴重肝病、腎病、磺胺過敏及白細胞減少癥者忌用。近年來耐藥菌已見增多,如療效差或無效時,即應改用其他抗菌藥物。
⑵喹諾酮類:該類藥物作用于細菌DNA促旋酶,具殺菌作用,無毒副作用,已成為成人菌痢的首選藥。由于該類藥可影響兒童骨骼發育,學齡前兒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分3次口服,療程5~7天;諾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療程同上;依諾沙星、氧氟沙星和環丙沙星每日皆為600mg,分2次口服,療程3~5天。
⑶抗生素:盡量口服給藥。氯霉素、四環素族等抗痢疾桿菌活性差,耐藥菌株日趨增多,因而在廣泛應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環素族作為急性菌痢首選藥物,但在農村地區仍可使用。痢特靈對本病仍有效,但嘔吐等副作用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慶大霉素或氨芐西林等抗生素。
溫馨提示,希望大家盡早了解這種疾病,而且要注意一些表現,很多的患者會出現腹部疼痛,腹瀉,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膿便,農學的現象因此希望人們可以更好地把握這種疾病有效的進行治療,而且平時生活中不要抽煙,不能喝酒,出現了急性細菌性痢疾,希望患者可以盡快治愈。
-
對細菌性痢疾患者的護理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有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也會給他人帶來疾病的困擾,那
-
細菌性痢疾具體常識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有什么傳播途徑提起細菌性痢疾,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患者多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到
-
細菌性痢疾的一些常識概述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的原因以及治療措施提起細菌性痢疾,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吧,這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會有腹瀉等癥狀,還有可能會出現大便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