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到底有哪些呢
小兒腹瀉的影響十分的嚴重,會讓孩子腸胃系統出現非常嚴重的異常,帶給他們很多的傷害,小兒腹瀉這種疾病是需要及時治療的,我們需要遵循該病的治療原則才行,接下來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
小兒腹瀉的治療原則:
(一)調整飲食:目的在于減輕胃腸道負擔,恢復消化功能。一般病兒原則上不需禁食,但應停止給予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脂肪類食物。母乳喂養者可縮短每次喂乳時間;人工喂養者可先給米湯或稀釋的牛乳,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重癥思兒,特別是嘔吐嚴重者,應暫時禁食,原則上禁食時間不宜過久,吐瀉好轉可逐漸恢復到原來飲食。凡腹瀉患兒經過數天治療后仍不能耐受飲食,過入熱量明顯不足者,必要時應用氨基酸制劑靜脈滴注。
(二)加強護理:嬰兒腹瀉的護理工作極為重要,要勤換尿布,勤洗臀部,預防上行性尿道感染和尿布皮炎。腸道感染者應注意消毒隔離,觀察病情包括嘔吐及大便的次數、大便量和性質以及尿量等。嘔吐不重的患兒須及時喂結合食鹽的糖水、米湯或剛階L液,靜脈補液的患兒須按計劃掌握補液的速度,觀察補液后誹尿等情況。
(三)控制感染:針對病因選用適當的藥物。一般病毒性腸炎缺乏持效療法,以調整飲食和支持療法為主,不需應用抗生素。
(四)液體療法:是一項醫治腹瀉病的關鍵性措施,持別在水、電解質和酸堿紊亂時。一膠認為只要患兒腎臟調節功能好,即使補液成分、總量、速度方面有些上下,多數臨床均見效果,故補液方案要盡量簡便易行,不必過于繁瑣。下述D5朗L液和靜脈補液方案適用于嬰兒腹瀉,至于較大年齡的腹瀉病,補液原則基本相同,但亦有不盡相同處,如各種程度失水的補液量相對學齡前兒童應少補1/4,學齡兒童應少補1/3。
小兒腹瀉的飲食調理:
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帖液.小便黃少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1.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 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口服數次。
2.橘棗茶:取紅棗10只,洗凈晾干,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凈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鐘,飯后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
脾虛型,腹瀉時瀉時止,成久瀉不愈、大便稀薄蚊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1.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 250克洗凈連皮切戰塊狀故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擅取汁飲。每日分2—3次。
2.粟子湯:取粟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分2—3次。
傷食型,腹瀉有腹脹,瀉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藥狀,口臭、不思食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1.薺菜湯:取鮮薺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 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2.蘋果湯:取蘋果1只洗凈,連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鹽,煎湯代茶飲。適用于一歲以內的兒童,大于一歲者,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
1.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 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 10分鐘代茶隨意飲用。
2.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 (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共服。
治療小兒腹瀉的原則就給朋友們介紹到這里了,小兒腹瀉會帶給孩子很多的傷害,會讓他們飽受著痛苦,因此大家要進行一些小兒腹瀉的預防工作,才可以讓小兒腹瀉離開孩子的身邊,飲食調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注意他們的飲食。
-
小兒腹瀉有什么治療常用藥物小兒腹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這種疾病發生后大家只有消除病因,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夠幫助寶寶
-
小兒腹瀉有哪些治療藥物小兒腹瀉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雖然是常見疾病,但是給寶寶帶來的痛苦卻是非常大的,因此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發生以后,通常都會
-
小兒腹瀉如何進行食療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弱,生理食物或者不干凈的食物都可以能導致小兒腹瀉的方式,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進行飲食調節的時候都不能對癥下
-
小兒腹瀉需要如何治療小兒腹瀉主要的易感人群就是6-24個月的孩子,主要癥狀就是先吐后泄,同時有可能會出現發熱,大便一般呈稀水樣或者是蛋花樣,如果
-
小兒腹瀉常用的治療藥物是什么隨著醫學水平不發達,臨床上用于治療疾病的藥物也是比較多的,而對于小兒腹瀉的常用治療藥物也是比較多的,因此很多的家長在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