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如何診斷應對
寶寶出現黃疸家長擔心,那么及時的診斷黃疸疾病,已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呢,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讓家長們更好的了解黃疸出現的原因,根據黃疸病癥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希望家長們及時了解其中的危害,給寶寶進行專業的護理!及早的擺脫黃疸疾病的困擾!
為什么新生兒會產生黃疸呢?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大部分未為結合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引起,其原因復雜,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部分病理性黃疸克致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產生膽紅素腦病,故應加強對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觀察,盡快找出原因,及時治療。
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現象,由于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后,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診斷: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第2-3天出現,皮膚呈淺黃色,鞏膜(白眼珠)以藍為主微帶黃色,尿稍黃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黃,2-3周消退,檢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加。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會出現得較早、較高,持續時間也較久,大約要滿月才能消退。
應對:生理性黃疸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孩子沒有什么不適,一般情況下,不需治療。
母乳性黃疸:因吃母乳而發生,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診斷:孩子吃母乳,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
應對:出現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出現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后繼續用母乳喂養。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9%。
診斷: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出生后24小時內出現,且逐漸加重。
治療: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癥狀,只要采用光照療法即可。嚴重者早期可進行換血治療。
新生兒黃疸如何預防
預防嚴重高膽紅素血癥的重要環節是生后對黃疸的監測和出院后有效的隨訪,對于在醫院分娩出生的嬰兒,大多數醫院能夠做到對黃疸的常規監測。目前發現嚴重高膽紅素血癥的病例常為出院后未進行適時、有效的隨訪,在目前大多數父母對新生兒黃疸的認識和知識較缺乏的情況下,各級醫療機構應進行新生兒黃疸知識宣教,普及黃疸相關常識,例如如何辨別皮膚黃疸的輕重,達到什么程度需要到醫院隨訪等等。如果對黃疸監測和隨訪工作能夠做好,嚴重的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以及其引起的核黃疸和神經系后遺癥絕大數是可預防的。
詳細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讓家長們對黃疸有了很多的認識,及早發現病因,及時的診斷治療,一定能讓能寶寶更好的遠離黃疸困擾,遠離疾病困擾,家庭生活才能更幸福!
-
新生兒黃疸患兒怎么照顧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也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大家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新生兒黃疸疾病的發生,我們不僅要
-
家長如何判斷新生兒黃疸的類型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因為新生兒黃疸是可以分為病理性和生理性兩種,如果是病理性黃疸是需要及時的治療不然對
-
新生兒黃疸該怎么進行有效的判斷很多的寶寶在剛剛出生以后,因為身體嬌弱,很容易發生一些疾病,比如說新生兒黃疸的問題,年輕的父母不了解,不知道此病該怎么檢
-
如何判斷跟新生兒黃疸呢我們在生活中,對于新生兒黃疸的疾病應該都是很熟悉的,孩子患上此病以后,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那么,在生活中
-
新生兒黃疸疾病如何檢查診斷每個成年人都希望有自己的健康寶寶,可是如果身體比較虛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比如說黃疸的問題,這樣的疾病在生活當中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