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癥用藥治療
小兒厭食癥這樣的疾病發病率逐漸的提高,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會導致孩子的身體健康,對于小兒厭食癥疾病家長都會感到非常的厭惡和懼怕,為了幫助到小兒厭食癥患者正確的治療疾病,小編來講述一些治療小兒厭食癥的方法。
厭食以長期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為特點,是小兒常見的脾胃病,由喂養不當,飲食失節而致脾胃運化不健所引起。本病以1~6歲為多見,城市兒童發病率較高。長期厭食者,可導致氣血化生不足,抗病力減弱,易患他病,甚至發展為疳證。治療該病應先辨明證候。若僅見食欲不振,其他癥狀不明顯者,多為脾胃不和證;若伴精神不振,面色萎黃,大便溏薄者,為脾胃氣虛證;若伴口干,舌紅苔少,食少飲多,大便偏干者,為脾胃陰虛證。在治療上以調理脾胃為總則,脾胃不和者運脾和胃,脾胃氣虛者健脾益氣,脾胃陰虛者滋脾養胃陰。
脾胃氣虛,癥見食欲不振,少食懶言,精神不振,面色萎黃,大便溏薄,夾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舌淡、苔薄,脈細弱。此為脾胃虛弱,運化無力,中氣不足所致。治法,健脾益氣。方用參苓白術散,人參6克,白術6克,茯苓6克,薏苡仁15克,桔梗4克,山藥9克,扁豆12克,蓮子肉9克,砂仁5克,甘草3克,大棗2枚。若舌苔薄膩者,可加蒼術7克以運脾燥濕。若腹脹者,可去甘草,加木香6克,香附6克以理氣寬中。若易汗出者,可加黃芪12克,防風3克,牡蠣15克以顧護衛表。若口吐清涎,大便溏薄者,可加煨姜5克,肉豆蔻6克以溫運脾陽。
脾胃不和,癥見食欲不振,甚則厭惡進食,食少而不香,多食或強迫進食可見脘腹飽脹,形體略瘦,面色欠華,精神良好,舌苔薄白或薄白膩,脈象細滑。此為胃失和降,脾失健運所致。為厭食病中常見證候。治法,運脾和胃。方用調脾散,蒼術6克,陳皮5克,炒神曲10克,炒雞內金9克,佩蘭6克。若腹脹明顯者,可加木香6克,炒萊菔子6克以消積理氣。若舌苔黃膩者,可加藿香6克,薏苡仁15克以化濕醒胃。本證也可用以下驗方:蒼術10克,山楂10克,陳皮6克,雞內金6克。
脾胃陰虛,癥見不欲飲食,口舌干燥,食少飲多,面色少華,皮膚不潤,小便黃赤,大便偏干,舌紅少津、苔少或花剝,脈象細數。此為素體陰虛或熱病傷陰,致脾胃陰液受損所致。治法,滋脾養胃。方用養胃增液湯,石斛6克,烏梅5克,沙參7克,玉竹9克,白芍7克,甘草3克。若脾氣虛者,可加山藥9克,扁豆12克以補氣健運。若手足心熱,口干舌紅者,可加胡黃連6克,丹皮5克,蓮子心2克以清熱養陰,寧心安神。若口渴引飲者,可加蘆根15克,天花粉9克以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結者,可加火麻仁9克、瓜蔞仁6克以潤腸通便。
小兒厭食疾病通過中醫治療確實是可以達到很好治療效果的,我們在閱讀完小編的介紹之后對于小兒厭食中醫治療方法有了新的認識,希望在以后的生活當中一旦患有了小兒厭食癥要及早采取治療措施,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
小兒厭食癥有哪些具體的治療方法孩子的身體健康關注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每個家長朋友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視的,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都會患有小
-
小兒厭食癥是有什么樣多大治療方法小兒厭食癥是近年來兒科的一種小兒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后,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正常飲食,還會引起孩子有嘔吐,腹瀉,便秘的癥狀
-
小兒厭食癥是有什么樣的治療方法厭食癥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近年來的發病率也是很高的,尤其是對小兒來說,患上這種疾病危害是更嚴重的,同時還會影響到
-
小兒厭食癥是有什么治療方法飲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合理的飲食才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目前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都會患有小兒厭食癥這種
-
小兒厭食癥的治療方法有什么呢提及到小兒厭食癥這種疾病,大家都是有些了解的,因為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都會患上這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與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