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疹的癥狀表現闡述
小兒麻疹疾病的癥狀表現有什么呢?相信這也是很多人都在關注的問題,因為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給我們孩子會帶去很多危害,也會帶去皮膚的傷害,只有積極做好治療才可以減少一些危害的發生,那么首先有必要去了解小兒麻疹疾病的癥狀表現有什么。
重型麻疹的臨床表現
大多由于患者體質弱,有其他疾病,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或伴有繼發性細菌感染等,使麻疹病情加重,如中毒性麻疹,因麻疹病毒感染嚴重,起病不久即出現高熱40℃以上,伴有嚴重中毒癥狀,往往神志不清,反復驚厥,呼吸急促,唇指發紺,脈搏細速,皮疹密集,呈暗紅色,融合成片。皮疹可呈出血性,形成紫斑,甚至伴發內臟出血、嘔血、咯血、便血等(出血性麻疹),有時皮疹呈皰疹樣可融合成大皰(皰疹樣麻疹)。有些年幼體弱小兒麻疹皮疹疏淡,未能出透,未及手足心,或皮疹突然隱沒,體溫下降低于常溫,面色蒼白或青灰色(中醫稱白面痧),四肢厥冷,大多因心功能不全或循環衰竭引起(休克性麻疹),心率快速、脈搏細弱,呼吸不規則或困難。并發重癥細菌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或其他病毒性肺炎(腺病毒性肺炎)等也常屬重癥,常發生心力衰竭,病情重危,病死率高。
“老”麻疹新特點
我國實施計劃免疫后,麻疹發病率和病死率已明顯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由于人口流動增加,部分兒童麻疹疫苗漏種,或免疫失敗,加之初免后隨著年齡增長而免疫力逐漸降低等原因,致使麻疹小規模流行時有發生,且表現出以下新特點。
發病年齡后移過去麻疹發病多為5歲以下兒童,尤以1~2歲最多。現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個月以內嬰兒和7歲以上學齡兒童,成人亦有發病。這主要與*初免時獲得的免疫抗體質與量逐年下降有關,加之有些人7歲時遺漏了加強免疫,或既往免疫接種質量無保證及免疫失敗等原因,成為易感者。
輕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過去典型麻疹具有“燒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麻疹診斷比較容易。如今典型麻疹比較少見,皮疹以斑丘疹多見,亦可有皰疹、出血點樣皮疹等其他形態皮疹。而發熱、上呼吸道炎癥及全身中毒癥狀較輕,常無麻疹黏膜斑。出疹順序先從四肢出現,逐漸向胸背呈向心性發展,并發肺炎、腦炎者較少,這與多年來普種麻疹疫苗所形成的抗體水平有關。
成人麻疹增多接種麻疹疫苗后幾乎都能獲得保護,但麻疹病毒在制作疫苗過程中抗原性減弱,由它激發的免疫持久性比自然感染者差,滴度也較自然感染者低,到15歲以后,免疫力基本消失,若此時遇麻疹野毒株就會被感染發病。成人麻疹中毒癥狀較重,發熱多在39℃~40℃,有麻疹黏膜斑,半數患者皮疹有出血傾向,常伴有嗜睡等癥狀,但并發癥較少,預后良好。
發病季節改變未使用麻疹疫苗前,麻疹以10月至次年2月為發病季節,并每隔1~2年為一個小流行年,相隔4年就會有較大的流行,呈周期性發病。普種麻疹疫苗后,發病季節后移至每年3~5月份,這與春季以后,人群社會交往流動頻繁,接觸感染者幾率上升有關。由于計劃免疫工作的開展,多數兒童都獲得免疫保護,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因而流行周期也隨之消失。
少數人患第二次麻疹多見于發生第一次麻疹后的兩年內,由于第一次出疹時,年齡較小或病初注射了丙種球蛋白或其他原因,未能激發機體產生足夠而持久的免疫力,因而遇麻疹野毒株時,便會再次感染發病。
我們確實應該在生活當中去了解小兒麻疹疾病的癥狀表現,因為只有了解了癥狀表現才能夠幫助孩子患有疾病的時候,及早發現疾病及早做好治療,可以減少一些危害也能夠加快疾病得到康復。愿每個孩子都能遠離小兒麻疹疾病。
-
小兒麻疹出現的時候會有哪些癥狀表現小兒麻疹雖然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但是因為現在通過疫苗的注射已經大大的降低發生率,所以現在有很多的家長已經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
患上小兒麻疹的原因都有哪些方面導致的小兒麻疹給孩子的健康帶來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長認為只要注射了疫苗就可以完全的避免麻疹的發生,其實不然即使孩子注射了
-
小兒麻疹發生以后家長需要做好哪些護理措施孩子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所以出麻疹的時候如果沒有護理好就會留下痕跡,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了解麻疹,尤
-
小兒麻疹出現后的護理辦法是哪些小兒麻疹這樣的生活中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小兒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也是比較高的,小兒麻痹這種疾病出現后不僅要做到正確的治療
-
小兒麻疹出現后護理方法有哪些家長朋友們在生活中都希望自己孩子身體是比較健康的,而在生活中卻有很多的孩子都會遇到麻疹疾病的發生,這種疾病發生后對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