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有什么啊?
西醫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有什么呢,西醫和中醫相比較會很有效果,但是中醫就不可以了,中醫治療方法需要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很少家長沒有很大的耐心,所以很多家長選擇西醫治療方法,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下西醫治療方法有什么。
西醫
1、飲食療法:
輕癥:減少奶量,以米湯、糖鹽水等替代。
重癥:禁食8~24小時,并靜脈補液。
糾正酸中毒:輕、中度酸中毒無需另行糾正,因為在輸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堿性溶液,而且經過輸液后循環和腎功能改善,酸中毒隨即糾正。嚴重酸中毒經補液后仍表現有酸中毒癥狀者,則需要用堿性藥物。常用的堿性藥物有碳酸氫鈉和乳酸鈉。在無實驗室檢查條件時。可按5%碳酸氫鈉5ml/kg或11.2乳酸鈉3ml/kg,可提高CO2結合力5mmol/L。需要同時擴充血容量者可直接用1.4%碳酸氫鈉20ml/kg代替2∶1等張液,兼擴溶和加快酸中毒糾正的作用。已測知血氣分析者,按以下公式計算:
需補堿性液數(mmol)=(60-CO2結合力)×0.3×體重(kg)/2.24=BE×0.3×體重(kg)
5%碳酸氫鈉(ml)=BE×體重(kg)/2
補入堿性藥物先用半量。
鉀的補充:低鉀的糾正一般按KCl 2~4mmol/(kg·d)或10%KCl 3ml/(kg·d),濃度常為0.15%~0.3%,切勿超過0.3%,速度不宜過快,至少在6h以上補給。患兒如能口服,改用口服。一般情況下,靜脈補鉀,需腎功能良好,即見尿補鉀。但在重度脫水患兒有較大量的鉀丟失,補液后循環得到改善,血鉀被稀釋。酸中毒糾正,鉀向細胞內轉移,所以易造成低血鉀。重度脫水特別是原有營養不良或病程長,多天不進食的患兒,及時補鉀更必要。一般補鉀4~6天,嚴重缺鉀者適當延長補鉀時間。
2、液體療法:
(1)口服液體:
適應癥:輕度脫水或嘔吐不重者。
補液量:按每公斤體重100毫升/日計算,分數次服用。
(2)靜脈補液法:
適應癥:中度、重度脫水。
3、對癥治療
治腹瀉:口服1次碳酸鉍或輕酸蛋白0.3克,一日3次;
助消化:
(1)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
(2)口服胃蛋白酶合劑每歲l毫升欣,一日3次。
4、控制感染:針對病因,根據培養結果選用抗菌藥物。
益生菌可維持腸道健康
近十年來,益生菌預防過敏的功效逐漸受到重視,那么,用于嬰幼兒的腸胃保健是否也同樣有效呢?
*的腸道是一個龐大的微生物群落,其中有400余種益生菌和有害菌,菌種的生態是否平衡,關系著*的健康。只要腸道內對*有益的菌種增加,有害菌就會因此減少。
益生菌對維護腸道菌種的平衡有不錯的功效,如果孕婦能在懷孕的初期(約4個月左右)開始補充益生菌,在嬰兒從出生后到6個月之間持續適量攝取,不但降低過敏體質發生的幾率,對于嬰幼兒消化系統的保健也會有所幫助。
治療小兒腹瀉的西醫治療方法,現在家長們呢應該有一個不錯的了解了吧,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有很多,家長們不是很了解,所以就不能及時選擇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治療疾病,這樣對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所以這就需要家長們多多費心了。
-
小兒腹瀉有什么治療常用藥物小兒腹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這種疾病發生后大家只有消除病因,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夠幫助寶寶
-
小兒腹瀉有哪些治療藥物小兒腹瀉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雖然是常見疾病,但是給寶寶帶來的痛苦卻是非常大的,因此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發生以后,通常都會
-
小兒腹瀉如何進行食療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弱,生理食物或者不干凈的食物都可以能導致小兒腹瀉的方式,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進行飲食調節的時候都不能對癥下
-
小兒腹瀉需要如何治療小兒腹瀉主要的易感人群就是6-24個月的孩子,主要癥狀就是先吐后泄,同時有可能會出現發熱,大便一般呈稀水樣或者是蛋花樣,如果
-
小兒腹瀉常用的治療藥物是什么隨著醫學水平不發達,臨床上用于治療疾病的藥物也是比較多的,而對于小兒腹瀉的常用治療藥物也是比較多的,因此很多的家長在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