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兒腹瀉有五大飲食禁忌
秋季是人們生病的高發期,對于家里的小寶寶來說尤其要注意好,寶寶的免疫力較低,身體素質不好,加上天氣的變化等因素,患上小兒腹瀉的孩子越來越多。寶寶患小兒腹瀉時,家長應在寶寶的飲食方面做好注意,以下五點是針對小兒腹瀉的禁忌事項。
飲食禁忌一:忌雞蛋、雞湯等葷湯,肉、魚、蝦等高蛋白質食物。因為患腹瀉的寶寶腸道腐敗作用很強,高蛋白質的攝入會加劇腹瀉。
飲食禁忌二:忌牛奶、酸奶。酸奶、牛奶是產氣食物,進食以后會導致腸道內脹氣,使腸蠕動增強腹瀉加劇,故不宜食用。六個月到一歲未斷奶寶寶如要吃奶,可買專門的腹瀉奶粉。一歲以上斷奶寶寶可吃些米湯、稀飯,以幫助恢復消化系統功能。
飲食禁忌三:忌豆類食物及豆制品。如青豆、蠶豆、黃豆、綠豆、豆芽、豆腐、粉絲。這類食品因富含粗糙纖維及豐富的蛋白質,會引起寶寶腸道蠕動增強而致脹氣,并加劇腹瀉。
飲食禁忌四:忌進食含粗纖維素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菠蘿、西瓜、青菜、白菜、毛筍、辣椒、韭菜、紅薯等。因為纖維素有促進腸道蠕動的作用,從而加重寶寶腹瀉。
飲食禁忌五:忌糖。糖進入腸內常會引起發酵而加重脹氣,所以寶寶腹瀉期間,應不吃糖或少吃糖。
小兒腹瀉的護理
調整飲食:輕型腹瀉只需停止輔助食品、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脂肪類食物。繼續母乳喂養,可酌情減少哺乳次數和時間,可服“口服補液”,或者選用專門腹瀉奶粉代替母乳如雀巢的AL110等,待寶寶腹瀉癥狀減輕,則與母乳混合喂養,慢慢過渡到母乳。重型腹瀉則需暫時禁食6-12小時。禁食期間給予靜脈輸液,待腹瀉、嘔吐好轉后,再服“口服補液”,并逐步恢復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嬰兒可先喂米湯,稀釋牛奶(一份牛奶加兩份水或米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待停止腹瀉后再恢復輔助食品,由一種到多種,先流質后半流質,再喂固體食物。
糾正脫水:腹瀉時上吐下瀉,大便次數多,嚴重脫水時皮膚彈性減退(一般可查看寶寶肚皮處的皮膚),尿少或無尿。此時要立即補充市售“口服補液”,一包可沖500毫升水(不必煮沸),每次只能一匙一匙喂服,少量多次,這樣才能使胃內易于吸收,減少嘔吐和脫水,不要一下子全服下。嚴重脫水者要立即送醫院進行靜脈輸液。
加強護理:注意嬰幼兒腹瀉腹部保暖,以免腹部受涼,腸蠕動加快,腹瀉加重。患兒每次大便后,要用溫水洗凈臀部,涂些甘油、護膚脂或爽身粉,并及時更換尿布,以免皮膚受糞便浸蝕和潮濕尿布磨擦而破潰成“紅臀”,也可以預防上行泌尿道感染。臟衣褲及尿布、便盆、餐具、玩具及護理者的手都要予以消毒。
小兒腹瀉時,孩子的腸胃是比較差的,吸收和消化功能都比較弱。此時,作為寶寶的父母,要多給寶寶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給寶寶吃過多的油膩食物,以免引起寶寶肚子脹,不消化等情況。
-
小兒腹瀉的患者吃什么好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會被小兒腹瀉這種疾病所困擾,這種疾病發生以后,確實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但是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患有這種
-
小兒腹瀉患兒有哪些常見的飲食禁忌生活中提及的小兒腹瀉大家都是不陌生的,小兒腹瀉這種疾病在生活中也是一種高發的小兒疾病,這孩子出現小兒腹瀉癥疾病對于孩子來
-
小兒腹瀉有哪些常見的飲食禁忌生活中很多的家長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發生,會給孩子的飲食生活習慣有著一定的關系,小兒腹瀉這種疾病我們不僅要科
-
腹瀉和吃輔食直接的關系嗎隨著寶寶的不斷長大,在對孩子的日常飲食中,家長朋友們也會適當的給孩子吃一些其他的食物,但是有時候在寶寶出現腹瀉的情況下,
-
小兒腹瀉吃什么比較好隨著季節的不斷變化,很多孩子會出現腹瀉的疾病。這種疾病多見于嬰幼兒時期,常出現肚子疼、拉稀等癥狀。長時間會導致孩子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