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措施可以有效的預防小兒腦癱
小白腦癱疾病是一種多見的疾病了,困擾到了較多的媽媽,讓他們的寶寶受到了相當嚴重的傷害,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去進行小兒腦癱的預防才可以,這樣才能減少腦癱的出現,往下看為朋友們介紹一下小兒腦癱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
小兒腦癱的預防措施:
(一) 出生前預防,積極學習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增加孕婦健康,積極進行早期產前檢查、胎兒預測,防止發生先天性疾病。發現胎兒異常必須人工流產,不得讓異常胎兒出生。為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孕婦要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應注意:1.避免病毒感染,如流感、風疹等,尤其是在妊辰10-18周胎兒神經系統發育迅速時期更應注意防止感染;2.不要濫用藥物,特別是鎮靜藥、麻醉藥、感冒藥等;3.禁止吸煙、飲酒(包括男方);4.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和放射性線照射,不必做過多的B超檢查,最好不看電視,遠離微波爐和電池爐等有輻射的地方。
除此之外,有下列情況的應盡早做產前檢查:1.35歲以上的孕婦或男方已超過55歲者;2.曾生過一個智力低下或畸形的孩子;3.曾有過原因不明的流產、早產、死產以及新生兒死亡史;4.近親結婚;5.男女雙方親屬中有某種遺傳病,或夫婦一方就是遺傳病患者。
(二) 出生過程中預防,造成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分娩過程中引起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因此要預防早產、難產,積極配合醫生做好難產胎兒的各項處置,提高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避免分娩過程中對新生兒造成傷害,這是預防腦性癱瘓的重要一環。
小兒腦癱的癥狀表現:
1.擁抱反射,正常小兒生后即出現,6個月時消失,如生后3個月內不出現或生后6個月后仍不消失均屬異常,痙攣型小兒腦癱患兒此反射活躍,但若肌張力極度增高時,此反射也可能引不出。
2.交叉伸展反射 小兒仰臥位,按住一側膝部使下肢伸直,并刺激此側足底,出現另側下肢先屈曲后伸展的動作。此反射生后即出現,正常情況下1個月后消失。若2個月后仍存在,支持小兒腦癱診斷。
3.不對稱頸緊張反射 正常情況下生后1個月以內明顯,4~5個月時消失。小兒腦癱小兒持續時間明顯延長,此反射的存在阻礙了患兒翻身動作的發育。例如當患兒向右翻身時,頭轉向右側,但隨之右臂外展伸直,以致不能向右翻身。
4.握持反射 正常情況下2~3個月逐漸消失,痙攣型小兒腦癱時持續時間延長,手經常呈握拳狀。正常小兒1個月扶成直立位時,小兒能豎頭,4個月直立位時將小兒軀干向左右傾斜時頭能保持正中位。腦性癱瘓小兒不出現此反射。正常4~5個月小兒扶成坐位時,如突然向一側傾斜其軀體時,能伸出上肢,做支持軀體的姿勢,而小兒腦癱小兒不出現此動作。8~9個月的正常小兒能引出”降落傘反射“,腦性癱瘓小兒不能引出。
在認識到了以上的內容之后,大家特別清楚的認識到了預防小兒腦癱的措施有哪些了,腦癱對于孩子的健康侵害十分嚴重,所以說我們應當重視該病的出現,在孩子的身邊必須要做好此病的預防工作,尤其是在孕期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
小兒腦癱的預防方法是有什么關于小兒腦癱這種疾病的預防方法,是每個家長朋友都想要了解,因為小兒腦癱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疾病,而且這種疾病發生也會嚴重影
-
什么措施是能有效預防小兒腦癱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是在生活中小兒腦癱是一種高發的疾病,因此很多家長朋友們對于小兒腦癱疾病
-
有哪些的辦法預防兒童腦癱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孩子,而近年來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孩子一出生就會出現小兒腦癱疾病的發生,為了能夠擁有
-
有效的預防小兒腦癱的方法是什么家長朋友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茁壯的成長,然而在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都會被小老
-
什么措施有效的預防小兒腦癱的出現家長朋友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都是比較重視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因此大家對于小兒腦癱這個疾病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