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腹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很多父母都在帶嬰幼兒的時候都會遇到小孩子的腹瀉問題,但是有很多父母在處理這一問題上卻有所失當了,雖然嬰幼兒在一般輕度的腹瀉可以吃點藥就可以了。但是因為嬰幼兒的特殊體質問題。醫生建議各位家長還是要用恰當的方法去處理小孩腹瀉問題。
1、原則是 ①開始出現腹瀉后,給消化道以適當的休息;②控制腸道內外感染;③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④良好的護理。
2、飲食療法 開始時給消化道以適當休息。輕、中型患兒減食至平時半量左右4~6小時;重型者6~12小時。減食期間液體補充:輕、中型患兒配制“初液鹽”口服。病毒性腸炎由于葡萄糖促進的鈉運轉障礙,口服葡萄糖液濃度不宜超過2%,鈉濃度不超過50mmol/L;重型者應靜脈輸液。恢復飲食時,人乳喂養兒應減產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兒可從米湯、稀藕粉或稀釋的牛乳(或酸奶)開始,奶量和所加蔗糖都由少到多,由稀到濃,逐步增加。除食欲不振和嚴重嘔吐外,加乳無須顧慮,因腹瀉后患兒體內營養大量消耗,增加食物后雖大便次數可增加,但腸道吸收與食入量成正比。禁食過久或熱量增加過緩都可導致營養不良。一般應于治療48 小時后給以足夠熱量,5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
3、液體療法
(1)口服補液鹽:1971年以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用口服補液鹽(oral rehydration salt,ORS)所配制的飲料,在世界各地對不同病原和不同年齡的急性腹瀉患兒推廣應用。我國自1980年以來在各省市廣泛使用,取得較好的效果。配制 1升ORS飲料,需NaCI3.5G,NaHCO32.5g,KCI1.5g,葡萄糖20g。其電解質濃度為:Na90mmol/L,K20mmol /L,CI80mmol/L,HCO330mmol/L,葡萄糖111mmol /L。由于病毒性腸炎患兒多有等滲或高滲性脫水,應將ORS稀釋1/3~1/2后口服No含量降至45~60mmol/L、K10~13.3mmol /L、以40~53.4 mmol/L、HCO315~20mmol/L、葡萄糖56~74mmol/L,葡萄糖濃度仍保持促進消化道水、鈉的吸收。第一日給ORS量:輕度脫水 50~60ml/kg,在4小時內服完;中度脫水70~100ml/kg,在4~6小時內服完。同時應按后述方法補充鉀和鈣。最近,WHO推薦用枸櫞酸鉀代替原配方中的碳酸氫鈉,因后者易潮解而枸櫞酸鉀則比較穩定。臨床應用也證實了這種代替法的優點。此外WHO又倡導以ORS的配方的20克葡萄糖改為30 克的米粉或其他谷物粉,認為用谷物粉配制后,味道可口患兒容易接受,服用時發生嘔吐者較少,糞便成形較快。臨床實踐已證明其療效。確能促進水和電解質的吸收,華西醫科大學兒科曾以50克米粉代替原配方中的20克葡萄糖,確能防治脫水,優于用ORS原方。至于口服ORS有困難或有重度脫水發生循環衰竭者,皆需先靜脈補液。如在農村不便進行靜脈滴注,也可用胃管滴注ORS。如口服或胃管滴注ORS后脫水仍不見好,則應設法靜脈輸液。
(2)胃腸道外補液:對嘔吐或口服補液有困難及重度脫水患兒,應根據上冊胃腸道外液體療法補液原則,分步驟地進行治療。先較快地恢復循環量并補充累積損失,再較慢地補充繼續丟失和生理消耗。近十余年來,國際上補液供給液體總量和含鈉液量都有減少趨勢。
1)補液總量:治療第一個24小時的補液量應包括:累積損失量、繼續丟失量和生理消耗量,依脫水程度補充總量120~200ml/kg(輕度脫水 120~150ml/kg、中度脫水150~180ml/kg、重度脫水180~200ml/kg)。一般病例4~12小時后可開始喂奶(奶量計算包括在上述液量內),如腹瀉仍重,第二天有的仍需輸液,高滲性脫水需在2~3日內緩慢糾正脫水。脫水糾正后每日液量只需補充繼續丟失和生理消耗量約每日 100~120ml/kg。
2)液體組成:第一日補液內容:等參電解質溶液(包括Na+及k+)和非電解質溶液(葡萄糖液)全日容量比例根據脫水性質決定:等滲性脫水宜為1:1(相當於1/2張力電解質液);低滲性脫水用2:1(相當于2/3張力電解質液);高滲性脫水時,應根據高滲的嚴重程度,使二者的比例成為1:1至1:2(總濃度相當于1/3張力電解質液),避免血清鈉濃度降低過快,引起相對性水中毒。1990年Ronald kallen建議平均全日給鈉濃度如下表:
脫水性質擬給鈉濃度(mmol/L)溶液(%)等滲性脫水50~600.33高滲性脫水30~400.2低滲性脫水70~800.45嚴重低滲脫水90~1100.6~0.7
對病情較輕、腎功能較好的患兒、或條件不具備時,電解質液可單用生理鹽水。但酸中毒明顯時應用“2:1液”(生理鹽水2分加1/6mol炭酸氫鈉或乳酸鈉1分)作為含鈉液。有低鉀血癥者,在輸液排尿后,在以上液體余量中加氯化鉀0.3%滴入。
3)補液的步驟及速度:原則是將所需液體按含鈉濃度,先濃后淡、先快后慢地輸入。開始輸時:等滲和低滲性脫水用“2:1”液,高滲性脫水用 “3:4:2”液(3分葡萄糖液、4分生理鹽水、2分1/6mol乳酸鈉液)20mlg/kg,在半至1小時輸入,以恢復循環量,然后再將含鈉液濃度逐漸降低,將全部液體在24小時內輸完(高滲脫水在48小時輸完),一般速度為8~10ml/kg/小時,高滲 性脫水按5~8ml/kg/小時。低滲性脫水為防止腦細胞迅速縮小,應避免輸高滲性液體。Kallen建議補液進度如下表:
積累補液量(%)
0~12小時12~24小時24~48小時等滲性脫水50100-高滲性脫水2550100低滲性脫水75100-
當自己的嬰幼兒患上腹瀉怎么辦呢?以上就提供了很多的治療原則跟治療方法。希望各位家長在閱讀之后有所收獲,在以后的嬰幼兒護理有更深入的學習。在此,各位家長也要注意一點,因為各人的體質問題,在處理嬰幼兒的問題上應咨詢有經驗的醫生。
-
小兒腹瀉有什么治療常用藥物小兒腹瀉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是很高的,這種疾病發生后大家只有消除病因,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夠幫助寶寶
-
小兒腹瀉有哪些治療藥物小兒腹瀉是寶寶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雖然是常見疾病,但是給寶寶帶來的痛苦卻是非常大的,因此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發生以后,通常都會
-
小兒腹瀉如何進行食療小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弱,生理食物或者不干凈的食物都可以能導致小兒腹瀉的方式,很多家長在給孩子進行飲食調節的時候都不能對癥下
-
小兒腹瀉需要如何治療小兒腹瀉主要的易感人群就是6-24個月的孩子,主要癥狀就是先吐后泄,同時有可能會出現發熱,大便一般呈稀水樣或者是蛋花樣,如果
-
小兒腹瀉常用的治療藥物是什么隨著醫學水平不發達,臨床上用于治療疾病的藥物也是比較多的,而對于小兒腹瀉的常用治療藥物也是比較多的,因此很多的家長在給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