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感冒于登革熱的區別有哪些
登革熱的癥狀與感冒是很相似的,因此很多人就會將登革熱和小兒感冒混在一起了,其主要的癥狀都有全身發熱,流鼻水等等。雖然兩個疾病比較相似,但是還是會有不同的地方。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那現在就跟著小編去學習學習吧!
感冒:癥狀及流行情況與登革熱相似。感冒的傳播與直接接觸病人有關,且無皮疹及出血情況。感冒的主要癥狀是發熱,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全身疼痛,過敏,炎癥。
登革熱:初期癥狀可能類似一般感冒,嬰幼兒會有1~5天的發燒、喉嚨發炎、輕微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典型的登革熱癥狀比較容易表現在較大孩子或成人身上。在疫區的病人有發燒38℃以上,加上1.激烈頭痛、后眼窩痛、骨頭關節或肌肉痛。2.發燒3~4 天后身上出現紅疹。3.發病期間全身發癢。有以上3項的其中一項癥狀,就算是疑似登革熱病例,也需在24小時內到醫院檢查。通常登革熱的臨床表現為發熱、長皮疹、淋巴結腫大、劇烈頭痛、眼球后窩疼痛、全身肌肉酸痛或關節痛,因此又稱“斷骨熱”。
第一次感染登革熱通常不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果再次感染與上次不同的病毒時,則容易引起出血性登革熱,甚至登革休克癥候群。出血性登革熱以及登革休克癥候群,都是發生在感染后期,主要是血管內壁受到侵犯,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流失到血管外,造成水腫、紅血球濃縮、血小板受到破壞減少而有出血的現象。
如果病人躁動不安或嗜睡、體溫降低、臉色蒼白、四肢末端濕冷發紫、尿量減少、呼吸淺快、脈搏快而微弱、脈搏壓變窄(小于 20mmHg),要盡快實施大量輸液,維持血容量,矯正酸中毒,保持酸堿及水份的平衡。如果血小板太低引起大量出血,可輸血小板跟血漿,并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當退熱止痛劑。出血性登革熱發生血漿滲出的時間,大約是在將退燒時,或退燒后的24~48小時內,所以這段時間內,醫生與家屬需仔細留意病情的變化,以免延誤治療時機。登革熱的主要特征是突發高熱,患兒在24小時內體溫可高達40℃。在高熱的同時,有頭痛、眼球后疼痛、全身肌肉疼痛、骨骼和關節疼痛等癥狀。有的患兒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并且可見顏面潮紅、結合膜充血和淺表淋巴結腫大。
登革熱的發熱特點是突然高熱,發熱持續 5~7天后驟然退熱,熱退后1~2天體溫可再度升高,這種發熱稱為雙峰熱或馬鞍熱。除發熱的突出癥狀外,患兒在病程中可出現麻疹樣皮疹或猩紅熱樣皮疹。有的患兒可出現牙齦出血、鼻衄、咯血、尿血、消化道出血等表現。有的患兒會出現肝、脾和淋巴結腫大。重型登革熱甚至會發生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對登革熱的治療首先應該設法降低體溫。在高熱時應先采用物理降溫,可以用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冷鹽水灌腸等方法。由于退熱藥物對有些患兒可能誘發溶血,所以應該謹慎使用。對于高熱和中毒癥狀嚴重的患兒可以短期使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高熱大量出汗或腹瀉而導致脫水的患兒,應該及時補充液體。有出血傾向者要給予安絡血、止血敏等止血藥物。
以上就是關于登革熱和小兒感冒的一些區別,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對這兩個疾病都比較的明了。疾病講求的是對癥下藥,如果疾病混淆,那么治療的方法也是不同了,這樣造成的后果是很難想象的。最后小編祝愿大家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
小兒怎樣有效預防小兒感冒小兒感冒在生活中有著比較高的發病率,小兒感冒的成分發生也會導致孩子出現流鼻涕,鼻塞,發燒的癥狀,家長也是比較擔心的,都是
-
小兒感冒和小兒肺炎如何進行鑒別診斷呢我們都知道小兒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健康殺手,同時它和小兒感冒的癥狀非常相似,很多的家長都會講小兒肺炎當做感冒從而沒有及時帶
-
小兒感冒都要做哪些檢查方案無論是處于任何年齡段的兒童,只要出現了感冒現象,不僅身體上要遭受痛苦折磨,嚴重的感冒現象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以及記憶力
-
小兒便秘的診斷方法小兒便秘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常發生,導致小兒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家長們要多注意孩子的飲食生活。避免讓孩子出現厭食、偏食的壞習
-
小兒感冒檢查方法有哪些小兒感冒這種疾病的病因是有很多的,在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患上小兒感冒這種疾病,但是家長們并不很好的了解這種疾病,那么家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