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哮喘疾病發生后應當怎么辦
哮喘疾病的病因復雜,會有很多的寶寶出現哮喘的癥狀,受到了哮喘疾病帶來的危害,因此我們要將哮喘了解透徹,而且寶寶在發病之后要注意進行疾病的治療才可以,那么生活當中會有哪些措施治療小兒哮喘疾病呢,認識一下吧。
小兒哮喘的治療辦法:
1.點按少商:此穴在拇指末節橈側(即手背朝上遠離食指的一側),距指甲根角0.1寸處(約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點按兩側少商穴各1~2分鐘。按摩此穴能通經氣、蘇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療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癥。
2.按揉膻中:此穴位于胸骨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之間的中點處。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揉膻中穴3~5分鐘。按摩此穴能調氣降逆、清肺化痰、寬胸利膈,治療咳嗽、支氣管哮喘、胸痛、胸悶、肋間神經痛等癥。
3.按揉魚際:此穴在第1掌骨中點之橈側,赤白肉際處(即手背與手掌皮膚相交接處)。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兩側魚際穴各1~2分鐘。按摩此穴能散風化痰、清肺利咽,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咽喉腫痛等癥。
4.按揉列缺:兩手虎*叉,一手食指尖按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處即為此穴。用食指按揉兩側列缺穴各1~2分鐘。按摩此穴能宣肺祛風、疏經通絡,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咽痛等癥。
5.按揉豐。捍搜ㄔ谛⊥惹巴鈧,外膝眼(膝蓋外下方凹陷處)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按摩此穴能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治療咳嗽、眩暈、腹痛、下肢痛、咽喉腫痛等癥。
6.點按天突:此穴位于胸骨切跡上方正中凹陷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慢慢地點按天突穴1~2分鐘。按摩此穴能宣肺化痰、利咽開音,治療咳嗽、支氣管哮喘、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小兒哮喘的治療誤區:
把哮喘當成感冒或氣管炎,小兒感冒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兒常會出現流涕、打噴嚏、咳嗽等癥狀,與支氣管哮喘的前驅癥狀類似。但哮喘主要與過敏體質、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氣污染等有關;感冒只是引起哮喘的外界誘因之一。如果孩子有哮喘家族史,比如: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患有哮喘,而且孩子本人又有過敏史或反復呼吸道感染,那么他患上哮喘病的幾率將高于正常人群。這時一旦他哮喘發作,必須經過正規治療,才能治愈。
此外,有很多家長和一些醫師遇到反復發作喘息患兒,常常會誤診為氣管炎、支氣管炎或喘息性支氣管炎,從而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療。抗生素雖可殺細菌但不能消除哮喘的變態反應性炎癥,從而延誤了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寶貴時機。哮喘患兒會反復出現典型的喘鳴音,大部分病兒發作時無感染征象(不發燒,咽不紅,無黃痰,白血球不高等),常伴有哮喘家族史和個人過敏史(濕疹,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而不管其年齡大小,需要用抗哮喘藥治療。
使用激素會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很多家長知道使用激素治療會導致孩子長胖或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因此不敢使用激素治療。目前治療哮喘一般采用止喘、抗炎、抗過敏,提高機體免疫力等。而糖皮質激素類藥是控制氣道慢性炎癥最重要的藥物,尤其在哮喘的緩解期,更需堅持使用此類藥物。采用皮質激素的吸入療法,每日只用200~400微克(少數病兒用到800微克),較強的松的劑量縮小100倍,每次用量只相當于1個小米粒的百分之一,微乎其微。
再者,吸入藥物可直達氣道的靶細胞,起效快速,全身吸收甚少,即使吸收一部分也可在2小時內在肝臟中代謝掉。因此,國際哮喘界一致公認:皮質激素吸入療法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復發作的最有效藥物,應大力推廣。經過20多年嚴格臨床研究,激素使用完全不影響孩子最后的身高。至于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口腔念珠菌感染、聲音嘶啞等,只要使用合理,吸藥后立即漱口或使用噴霧器吸入,也可完全避免。相反,若家長盲目聽信傳言,在孩子病情稍有好轉,就自作主張隨意減量或停止使用激素,不但會導致病情反復發作,還會加重病情。
看到了這些知識之后,我們了解到了治療小兒哮喘疾病的措施是什么了,哮喘帶來了相當多的困擾,也會給孩子帶來較多的痛苦,各位媽媽應當給孩子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特別是要做一些關于哮喘疾病的預防工作,該病的出現注意及早的治療。
-
小兒哮喘有什么常見治療方法每個家長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了健康的身體,孩子才能夠茁壯的成長,然而在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都會患
-
小兒支氣管哮喘用什么方法治療比較好據調查發現小兒支氣管哮喘這個疾病近年來在生活中的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這種疾病的發生很多家長朋友是及早給孩子接受治療的,因
-
治療小孩哮喘疾病的辦法有什么關于治療小兒哮喘疾病的方法也是很多人都比較關注的,因為小兒哮喘疾病是一種高發的疾病,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也是相當嚴重的,因此
-
小兒咳嗽哮喘怎么辦小兒哮喘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這種疾病發病時,孩子會出現咳嗽的癥狀,如果這種癥狀沒有得到及時緩解,就會引起一些并發癥,
-
治療小兒變異性哮喘的方法有哪些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對孩子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呼吸道疾病就比較多,小兒哮喘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兒科疾病,這種疾病對很多孩子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