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風濕熱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
小兒風濕熱是一種難治愈的疾病,當孩子患病以后家長就會很苦惱,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應對,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當孩子患上了該病一定要及時治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該病的中醫治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一、中成藥
1.濕熱痹沖劑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利濕通絡功效,適用于濕熱阻絡之風濕熱痹。
用法用量:3~6歲每服1/3袋,6~9歲每服1/2袋,9歲以上每服1袋,每日2~3次。
2.新癀片
功能主治:通絡止痛,清熱消炎,活血化瘀功效,治療風濕熱之熱盛者。用法用量:3~6歲每服1片,6~9歲每服1/2-1片,9歲以上每服2片,每日3次。
3.四妙丸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通筋利痹之功,治療風濕熱屬熱盛者。
用法用量:3~6歲每服2g,6~9歲每服4g,9歲以上每服6g,每日3次。
4.當歸拈痛丸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祛風活血,益氣養陰之功效,適用于風濕熱痹,經久不愈,耗傷氣血之證。
用法用量:3~6歲每服2g,6~9歲每服3g,9歲以上每服6g,每日2次。
二、專方驗方
1.獨活二秦湯
方劑:獨活12g,秦艽10g,秦皮10g,xi薟草10g,青風藤10g,石楠藤10g,雞血藤12g,忍冬藤15g。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風濕熱關節腫痛者。
2.熏洗方
(1)方劑:宣木瓜10g,秦艽、防風、防己、伸筋草、白芷各6g
功能主治:適于濕熱痹痛;
制法:水煎后乘熱熏洗四肢關節,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
(2)方劑:南紅花10g,羌活15g,透骨草15g,防風15g,桑枝15g,木瓜20g
功能主治:適于關節腫脹疼痛者;
制法:水煎后熏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
3.清痹湯
方劑:忍冬藤15g,青風藤12g,絡石藤12g,敗醬草10g,老鸛草10g,土茯苓10g,丹參10g。
功能主治:適用于風濕熱關節腫痛較
甚者。
制法:水煎服,每日1劑。
4.濕熱痹痛方
方劑:蒼術10g,黃柏10g,知母10g,生石膏30g,茯苓12g,澤瀉10g,白術6g,桂枝10g,防己12g,生地12g。
功能主治:適用于小兒急性風濕熱。
制法:水煎服,每日1劑。
5.抗風濕合劑
方劑:虎杖15g,茜草12g,桑寄生10g,蘄蛇6g。
功能主治:適用于風濕熱以關節腫痛為主證者。
制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或共研細末,每服2~3g,日服3次。
三、辯證方劑
1.熱痹濕盛
治法:利濕宣痹。
方藥:二妙丸加味。蒼術、黃柏、海桐皮各15g 防己、滑石、地龍各10g,絲瓜絡、晚蠶砂各6g。便溏加木香、黃連;納呆加焦三仙、薏苡仁。
2.熱痹熱盛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加減。生石膏、薏米各20g,知母、黃柏、防己各12g,桑枝、滑石各10g,黃連6g。口干煩悶加藿香、佩蘭;口干多飲加花粉、葛根、石斛;關節痛甚加赤芍、丹皮。
3.熱痹陰虛
治法:養陰清熱,利濕宣痹。
方藥:生脈飲加味。生地、麥冬、黨參各15g,石斛、黃柏、桑枝各10g,五味子、晚蠶砂各6g。心悸甚加酸棗仁、丹參;氣虛加黃芪、茯苓;低熱不退加青蒿、丹皮。
通過以上內容的了解,相信大家對于風濕熱的中醫治療方法有了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發現孩子患上了該病,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并且還要加強護理方面的工作,平時多注意休息。
-
風濕熱疾病具有怎樣的治療方法風濕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對人們的危害也是特別大的,所以人們要及時治療風濕熱,避免風濕熱對人們的傷害。所以我們對
-
治療風濕熱的辦法是怎樣的呢風濕熱帶給孩子很多的傷害,相信多數的朋友是認識風濕熱這種疾病了,該病的出現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我們發現了風濕
-
風濕熱疾病治療指南目前風濕熱這種疾病非常的可怕,孩子的身邊此病的病發率相當的高,在發病之后就會直接侵害到患兒的健康,我們應當多了解一些風濕
-
中藥治療兒童風濕熱的好方法兒童是每一個家庭中重要的一員,但由于父母工作時間繁忙,經常會忽略對兒童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關心,風濕熱是兒童常見的疾病,利用
-
風濕熱的治療有哪些風濕熱是一種常見的反復發作的急性或慢性身性結締組織炎癥,都已心臟炎和關節炎為主。這種疾病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