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都有哪些易發人群呢
在人們談及到癌癥的時候都比較清楚,眾多的癌癥類型,都是比較危險的,尤其是子宮內膜癌癥狀出現之后,一旦患者沒能及時抓住治療時機,死亡幾率就會非常高,會給整個家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尤其是發生到晚期的時候,后果將會更加危險,那么,子宮內膜癌都有哪些易發人群呢?
長期應用雌激素的患者:出于醫療或其他原因,長期使用雌激素也會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生,其危險程度與服用激素劑量的大小、服用時間的是非、是否適用孕激素、中間是否停保守治療以及病人的特點都有關系。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以進步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關于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來說,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比正凡人增加2.8倍,而內膜癌患者中也有3%~17%同時是糖尿病患者。
肥胖者:肥胖是造成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在1960年代就有人調查發覺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均勻體重比對比組高13%。專家指出,肥胖者體內脂肪過多不僅增加了雌激素的儲存,也使雌酮合成增加,而雌酮合成增加被以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素。因此,如果體重在不長的時間內持續增加22公斤,或超過正常體重的40%(被視為警衛值)時,就應當注意操縱體重了。
未育者:受地位、壓力等因素的影響,不育或晚育正日益成為女性的時尚之舉。然而,專家提醒道,子宮內膜癌多發生于未產或不孕癥患者。40歲以下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中66.4%為未產婦。未產婦比經產婦的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高三倍。因此,正常的孕產不僅對維持女性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女性的生理健康也有重要意義。
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并存者:由于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可并存于子宮內膜癌患者,因此常稱此為子宮內膜癌的三聯癥。關于患有此三種疾病的中老年婦女,其罹患內膜癌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應當引起警惕。
有家族史的人:家族成員中有類似疾病的,也會使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增大,約2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
月經周期不調患者: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經紊亂、量多者是正常女性的3倍。月經周期不調多由于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因此也不能正常產生孕激素。子宮內膜缺乏孕激素影響,造成增生性改變,終極可能引起癌變。
初潮早與絕經遲者:12歲以前初潮者比12歲以后初潮者,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要高60%。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絕經年齡較正常女性可以晚6年以上。在52歲及以后絕經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比49歲以前絕經者可增加2.4倍。因此,初潮過早和絕經延遲都會使女性行經年齡延長,從而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
子宮內膜癌最突出的癥狀有哪些呢?
1、陰道出血、為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為:(1)絕經后陰道出血:子宮內膜癌病人中70%-75%為絕經后婦女,90%以上有陰道出血。表現為持續性的或間斷性的陰道流血,量多少不一,一般出血量不多,大量出血者較少,也有表現為絕經后數年突然大量陰道流血者。
(2)圍絕經期陰道出血:表現為月醫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或經量增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大約20%的子宮內膜癌病人為圍絕經期婦女。還有5%為40歲以下的婦女。
2、陰道排液
約1/3病人有陰道排液增多,表現為漿液性或血水樣分泌物,當合并有宮腔感染或積膿時,排出液可為膿性或膿血性,有時可有惡臭。
3、疼痛
通常不引起疼痛。少數病人有下腹部疼痛,呈持續性疼痛或脹痛,可能和病變較大突入宮腔刺激宮腔攣縮有關。在宮腔有積液、積膿或晚期癌瘤浸潤周圍組織或壓迫神經時疼痛較明顯。表現持性性下腹部、腰骶部及腿部疼痛。
4、全身癥狀
子宮內膜癌病人一般都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婦科檢查早期盆腔檢查多正常,晚期可有子宮增大、附件腫塊、貧血、消瘦、惡病質及遠處轉移的體征。
溫馨提示,身體過于肥胖的人們,是造成子宮內膜癌發生的一項重要因素,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患者們,一旦出現了疾病癥狀,就要及時抓住治療時機,這些疾病通常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史,所以患有癥狀之后更是要堅持做好有效治療,特別是長期患有糖尿病的人們,都會有很大的幾率,導致子宮內膜癌加重。
-
子宮內膜癌是有哪些危害性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人都會患有一些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癌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疾病也是一種死亡
-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的危害雖然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會面臨著婦科疾病,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但是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對于子宮內膜癌的一些
-
發生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子宮內膜癌這個疾病是一直讓很多女性都可怕的疾病,因為這個疾病會隨之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想更多了解
-
日常生活中怎樣來護理子宮內膜癌提到子宮內膜癌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這個疾病近年來在生活中的發病率也在不斷的上升,不僅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危害也給每個家庭帶來比
-
子宮內膜癌的危害性到底有哪些子宮內膜癌大家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子宮內膜,而近年來在生活中的發病率也是比較高的,而且這個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也是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