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子宮肌瘤,懷孕是否存希望?
在婦科門診,經常會遇到這樣一些病人,一聽說子宮上長了瘤就非常緊張,甚至認為患子宮肌瘤就是得了癌癥。其實,子宮肌瘤并不可怕。孕激素微博表示:“子宮肌瘤的診斷和治療都不復雜,說起來,就像臉上長個‘疙瘩’那樣尋常。”
子宮肌瘤是指女性子宮體上長了肌瘤,也被稱為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來說,處于生育年齡的中青年女性是高發人群,通常在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會患病。“雖然常見,但真正了解它的并不多。”孕激素微博表示:“對于子宮肌瘤,人們往往有兩種誤區:過于重視和不重視。”
“一方面,有人查體后,超聲發現有一個兩三厘米的肌瘤,就嚇得不得了。”孕激素微博說,這完全沒有必要,子宮肌瘤診斷很容易,治療也是有章可循,甚至很多都不需要治療。一般來講,如果經醫生診斷,子宮不大,肌瘤不多,沒有特別癥狀,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患者每年定期做12次婦科檢查,密切監測其變化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有些人不注意查體,忽視身體的“報警信號”。比如說,一旦出現月經不調,如月經周期突然出現變化、出血量增多,尿多、尿頻等癥狀時,就習慣性地吃些中藥調理。其實這時很可能是肌瘤在作祟,輕易忽視也是大錯特錯。
子宮肌瘤的處理原則,從婦產科方面,要根據肌瘤的大小、部位、有無癥狀、患者的年齡,對生育的要求,近期發展情況及并發癥,診斷是否明確等方面,來決定子宮肌瘤的處理。“因此,既不能杞人憂天,也不要聽之任之。女性過了30歲,最好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婦科檢查,這最重要。”
如果已經把肌瘤剔除了,還會復發嗎?答案是肯定的。“在一個病人身上,我曾反復幾次,共剔除過200多個肌瘤。應該說,復發的幾率和肌瘤數量的多少密切相關。”孕激素微博表示。肌瘤單發或數量少的患者,復發率比較小。若肌瘤數量多,則復發率相對大。
至于很多人關心的子宮肌瘤患者能否生育的問題,孕激素微博建議,患者最好能在3年內抓緊時間懷孕,其間疾病復發率低,成功率自然也就高了。此外,手術后,病人通常會有貧血,一般補充些鐵劑就能無大礙。堅持定期到醫院隨訪,對病情恢復也大有裨益。
與十幾年前相比,子宮肌瘤越來越青睞三四十歲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未育、性生活失調和性情抑郁這三類女性。婦科專家介紹,子宮肌瘤的具體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研究表明,激素分泌過于旺盛,是導致子宮肌瘤的最普遍原因,而女性的這三種行為模式,是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激素分泌過剩的罪魁禍首。
子宮肌瘤雖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可它一樣會給人們帶來痛苦:長在子宮黏膜上的肌瘤,容易引起月經紊亂,甚至造成貧血;如果肌瘤長在子宮后壁,就會壓迫直腸,令排便困難;如果肌瘤長在兩邊輸卵管開口的地方,則會影響卵子和精子的結合,導致不孕或引起流產。因此,到底選擇怎樣的治療方案一定要“遵醫囑”。
“非手術治療,包括介入性治療和注射促性腺激素釋放素激動劑。而是否手術,則需要醫生根據患者年齡、癥狀、子宮大小、肌瘤多少、個人意愿等決定。但肌瘤體積超過或相當于妊娠10周子宮大小,黏膜下有肌瘤,不孕或者流產者應手術。”
“子宮對于女性的特殊意義決定了病人在接受手術時常有不小的顧慮。但其實這大可不必。”孕激素微博特別指出,現在的手術方案已經完全可以做到更好地考慮患者的感受:剔除肌瘤,保留子宮,適用于年齡小,尚未生育的患者;如果肌瘤過大、過多,子宮又完成了生育的“歷史使命”,就可以把它切除。事實上,切除了子宮并不會影響女性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和性生活的和諧。這是因為,即使切除了子宮,卵巢還保留著,子宮只是一個著床的生育器官,而主宰女性內分泌的卻是卵巢。
孕激素微博提醒,治療子宮肌瘤,沒有特效藥,多是減少患病后月經期出血多用的,并不能治療肌瘤。
-
了解子宮畸形引起的不孕子宮畸形是指子宮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結構異常,可能導致不孕。子宮的發育取決于性染色體核型和性激素的調節。子宮畸形或發育不
-
了解子宮肌瘤引起不孕三種原因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不孕婦女尤為多見。子宮肌瘤患者的不孕率約為30-40%,比一般人群不孕率為高
-
了解女性子宮的“十怕”子宮是女性身體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它既承載著懷孕孕育新生命的重要任務,也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困擾。為了女性的健康,我們需
-
經常痛經要當心 子宮病變易不孕許多青年女性都有痛經的經歷,每個月都要忍受幾天的腹痛,讓人難以忍受。然而,人們往往認為痛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予以積
-
染色體異常會導致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是指在沒有外來因素干擾下,懷孕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克而終止的情況。在12周以前發生的流產大多與胎兒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