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常見誤區
在現代生活中,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醫療技術手段已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另一方面,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上也不再局限,很多人為了自身的健康,都是倍加的關注起了疾病的預防。本文就為朋友們介紹一下有關咳嗽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 咳嗽是不好的
這份某健康類網站對600多位網友進行的調研顯示,中國家庭對咳嗽的根本原因及對咳嗽是好是壞的判斷存在盲點,有41.1%的人將咳嗽視為一種疾病。
專家糾錯: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當呼吸道受到刺激時*的一種自我防御,咳嗽起到幫助清除呼吸道內各種“臟物”的作用,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超過一定的“度”,咳嗽太厲害,就會降低生活質量,劇烈咳嗽還可能會把肺泡震破,甚至造成致命危險。因此對咳嗽不能簡單地以好壞來定義。
誤區二 咳嗽能扛就扛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受訪者普遍對于咳嗽的專業治療不夠重視并且用藥不及時,有40.7%的人不會去看醫生,而是選擇“忍一忍,扛過去”。
專家糾錯:咳嗽從表現來看分為干咳和濕咳。干咳指沒有痰的咳嗽,往往由于強烈氣味的刺激,或吸入了異物而引起,其作用是為了排出異物;另一種情況便是濕咳,即咳嗽帶痰。連續性的咳嗽會對咽喉產生刺激,使得咽喉的分泌腺增加分泌,產生痰液。很多人認為咳嗽不需要及早用藥,扛一扛就過去了,因此既不看病也不服藥,最后導致久咳不愈,發展成慢性咳嗽甚至更嚴重的疾病。專家建議,在有痰咳嗽時,早期便及時使用祛痰藥溶解排痰,以減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繼發細菌感染,及時遏制病情的發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誤區三 混淆祛痰藥和鎮咳藥
就中國家庭咳嗽藥的選擇情況,調研發現:64.1%的受訪者知道治療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時需要祛痰,但咳嗽時會優先服用祛痰藥的僅占14.6%。經過進一步調查發現,僅有5.1%的受訪者清楚知道鎮咳藥和祛痰藥在治病機制上的區別;更有七成受訪者在使用咳嗽藥前不會關注其具體成分。
專家糾錯:有痰咳嗽的患者在盲目服用了快速止咳的“鎮咳藥”之后,可能會暫時獲得咳嗽的緩解,孰不知這樣會使細菌的最佳“肥料”——痰液持續停留在呼吸道內,容易引發二次感染,導致肺炎等更嚴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果服用祛痰藥,則能使稠厚的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從而有效幫助疾病的痊愈。所以,了解咳嗽的致病機制后,才能分辨適合的咳嗽藥成分,避免錯誤用藥。
誤區四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
調查發現,很多中國家庭對抗菌藥缺乏正確的認識,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的現象比較嚴重。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咳嗽就是有炎癥,需要服用消炎藥”。
專家糾錯: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菌藥。其實,抗菌藥針對的是細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盲目服用抗菌藥不僅不能治病,反而會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當真正發生細菌感染時,藥物就有可能失去療效。
誤區五 中藥比西藥好
多數被調查者對于中藥的信任度較高,常盲目選擇中藥而不會辨證地對待病情,同時對西藥抱有較大疑慮。
專家糾錯:有些中藥鎮咳確實有效,但不能濫用。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咳嗽分為寒咳和熱咳,用藥也有溫、涼、寒之分。如果本身對病因病機或中藥不了解,用藥出現偏差,治療效果則會適得其反。此外,中藥副作用列表上寫著“尚不明確”并不代表沒有副作用。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本文通過詳細,具體的介紹了有關咳嗽的常見誤區的常識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這類問題困擾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希望患者能夠積極接受治療,早日恢復身體健康。同時,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養成合理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身體健康。
-
寶寶咳嗽的類型有哪些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在夏季的時候都會有咳嗽的現象,而咳嗽發生之后很多家長朋友都是比較擔心的,但是咳嗽的類型也是比較多的,大
-
孩子咳嗽有哪些癥狀咳嗽在我們生活中是孩子的常見現象,孩子出現了咳嗽的現象家長朋友們也都是比較擔心的,所以大家有必要更多的掌握關于孩子咳嗽的
-
孩子咳嗽的一些癥狀是什么聽到孩子出現咳嗽的現象,很多家長都是比較擔心的,因為咳嗽這樣的生活都是孩子的常見現象,一旦出現的咳嗽會導致孩子出現呼吸道
-
慢性咳嗽有哪些臨床癥狀特點咳嗽相信大家都應該出現過,長期的咳嗽就會導致慢性咳嗽的發生,但是很多人對于慢性咳嗽這種疾病都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也不會在
-
孩子咳嗽的癥狀有哪些一般孩子的身體抵抗力都是比較低的,因此很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擾,比如有許多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的咳嗽,這讓家長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