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臟病,時機很重要
心臟病由于它的突發性,患者隨時都面臨著病發的威脅。為了更好的保證自身健康,熟記心臟病突發時的處理措施,非常有用。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介紹大家所關心的如何徹底根除心臟病的方法。
1、治療心臟病的手術時機之房間隔缺損
房間隔缺損可分為原發孔缺損和繼發孔缺損兩類,以后者居多。原發孔缺損,只要患兒能耐受手術,應爭取早日手術。繼發孔缺損一般到青年期才出現癥狀,表現為勞累后氣促、心悸、心律失常,因此往往發現較晚,其手術期的選擇,根據心功能情況具體而定;對于發現較早、缺損較大的患兒,一般以4—5歲為宜,手術過晚將影響心臟功能恢復。
2、治療心臟病的手術時機之動脈導管關閉
最適當的手術年齡是6—14歲。早產嬰兒的動脈導管未閉,易引起呼吸窘迫癥,可先服消炎痛治療,以抑制前列腺素E的合成,促使導管收縮閉合,若不能奏效,即需手術。嬰幼兒患者如果出現氣促,煩躁不安、面色發紺、心動過速等心力衰竭癥狀,應在心衰控制后,酌情盡早行手術治療。
3、治療心臟病的手術時機之肺動脈口狹窄
無癥狀的輕度狹窄病人,-般不需手術治療;對于勞累后引起心悸、氣促、胸悶、胸痛或暈厥的重度狹窄病人,一般應在青春期以前行手術治療。
4、治療心臟病的手術時機之法洛氏四聯癥
對于癥狀較輕者,5歲后行根治術;在嬰兒期,如果紫紺明顯,反復出現昏厥,并發呼吸道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可先行分流術,長大后再行根治術。
5、治療心臟病的手術時機之室間隔缺損
較小的缺損對心肺功能并無多大影響,可能自行閉合,可觀察到10歲再考慮手術治療,有的終生不需手術。較大的缺損,易反復出現氣促、心動過速、紫紺甚至肺淤血等,應在嬰兒期行室間隔缺損修補術。
以上就是心臟病的5種科學的手術時機,希望各位患者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手術,以徹底治愈心臟病,解除埋藏在身體中的這顆“定時炸彈”,早日獲得康復。
-
心臟搭橋之后的注意事項平時大家需要盡早了解心臟病,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會出現這種疾病,當這種疾病發生之后,還會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平時,大家需要盡
-
新天性心臟病治療方法先天性心臟病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而且這樣的疾病發生之后有可能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對于這樣的疾病我們家長應該帶孩子積極做好
-
心臟病患者如何進行治療呢心臟若是出現了問題,對人們的危害是很大的,我們積極的面對這種疾病,了解一些治療方法,保持開朗的情緒,這樣對疾病恢復有幫助
-
心臟病的急救措施到底有哪些呢很多的朋友都會出現一些心臟上的問題,而心臟病是最為多見的一種,心臟病的出現導致患者的心律失常,而且心跳也會加快,在心臟病
-
心臟病的治療方式是什么呢?說到心臟病時很多人對此不是很了解,心臟病發生以后,很多的患者會感覺到這個部位很是壓抑,很多的時候感覺到呼吸出現問題,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