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心臟病的護理措施有哪些,正確飲食有助于心臟病的康復嗎,心臟病如何保健護理,正確飲食對心臟病患者有什么益處嗎,那么,接下來就來看看專家解析心臟病的護理措施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妊娠合并心臟病可危及母嬰安全,并且流產、早產、胎兒窘迫、小于胎齡兒和圍產兒死亡率均可增高1%。為了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的死亡率,必須加強護理和監測,以使患者安全渡過妊娠期、分娩期和產褥期。1993年3月至1998年6月我們治療護理了妊娠合并心臟病301例,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一般資料301例均在孕前或孕期明確診斷為心臟病,20~43歲,分娩孕周為孕266/7~415/7周,剖宮產251例,剖宮產率為83.4%,陰道分娩50例,孕產婦死亡2例,死亡率為0.66%,圍產期死亡率為0.33%,圍產兒死亡率為1.63%。心臟病分類30例心臟病的類型與發生心衰的關系心衰19例中,從外院轉入18例,本院發生1例,其初診孕周為孕336/7周。心功能各級對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產時出血量、新生兒出生體重和住院日數影響分析可見,心功能越差,剖宮產率越高,分娩孕周越小,新生兒出生體重也越低,出血量相對增多,住院天數延長。
一般心臟病的護理
1心理安慰合并心臟病孕婦的心理問題,主要時緊張、擔憂和焦慮,其中心功能3、4級的患者多從外院轉入,因此,出現的心理問題既有因環境改變、語言不通所致的情緒不安和躁動,也有本身疾病在醫療過程中未能治愈所致的憂慮。護士要運用溝通技巧,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等給予精神安慰,并向孕婦說明用藥的目的,教會她們配合方法,同時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的各種疑問,以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減輕心理負擔,主動配合治療護理。
2飲食指導向孕婦及家屬解釋飲食對疾病的影響,指導正確進高蛋白、低脂肪(尤其限制動物脂肪過量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以減少水鈉潴留,防止妊娠期體重增加[2],并囑孕婦進食不宜過飽,少量多餐,多吃蔬菜及水果以防便秘和增加心臟負擔。
3體位及活動度保證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日間餐后有0.5~1h的休息,夜間要有10h的睡眠,休息時保持左側臥位和頭肩高位,防止子宮右旋,減輕對心臟的負擔;限制體力勞動,適當減少活動量。心功能3級以上者要以臥床為主,盡可能采用半臥位或半坐位,以患者舒適為標準。#p#副標題#e#
4加強母胎監測指導孕婦自我監測,正確
數胎動,每天3次,每次1h并記錄,發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同時進行胎心監護并給予氧氣吸入等。每日3~4次測聽胎心率,加強電子胎心率監護,隔天1次,必要時每天1次,同時配合B超,作生物物理象監測、臍動脈血流圖測試、24h尿雌三醇、血雌三醇的測定等,及時了解胎兒及胎盤功能。
5及時了解心功能情況每日或隔日測尿蛋白和稱體重。心功能3級以上者根據體重增加情況,及時予以利尿,以減輕心臟負荷,加強觀察有無水腫加重或范圍擴大、氣急和心跳加快等異常情況的出現,加強心電監護并記錄,配合醫生及時復查心電圖、24h動態心電圖、心功能以及實驗室檢查。
通過以上專家對“心臟病的護理措施有哪些”的詳細解析,相信大家對心臟病的護理措施有了一定的了解,溫馨提示:如果大家對心臟病的護理措施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建議大家咨詢專業的醫生,讓專家告訴你心臟病的護理措施是什么。
-
心臟病患者可以進行哪些運動心臟病在出現之后還會造成胸悶氣短,很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平時大家需要注意疾病的出現,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理方
-
風濕性心臟病有哪些護理措施風濕性心臟病是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在得了風濕性心臟病后患者需要及時去醫院接受治療,并且做好日常的調養,這樣才能有效的改善
-
心臟病患者在日常中的注意事項雖然心臟病是心臟類疾病中最為平常的一種疾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得心臟病,心臟病也存在易發人群。我們大家都知道心臟是生命
-
心臟病患者日常護理原則近些年來,在我們的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都被心臟病這種疾病所困擾,但是很多的患者對于這種疾病的日常護理工作都不是特別清楚,這就
-
心臟病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什么呢?心臟病的發生給很多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很多心臟病患者悲觀的認為自己治療不好了,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其實,心臟病患者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