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癥狀
糖尿病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有些糖尿病患者在進行長時間的行走或者運動之后會出現一系列的異樣,比如說大腿或者小腿等部位的疼痛,專家介紹說這可能表示了血液循環變差。糖尿病患者下肢血液循環異常要當心:
尿病患者常會合并血管病變,下肢血管是較常受累及的血管之一,仔細觀察下肢的癥狀就可早期發現下肢血液循環障礙,常見癥狀包括下肢疼痛、皮膚顏色異常、肌肉痙攣等。糖尿病患者出現下肢血液循環變差的癥狀應及時處理,避免進一步加重導致殘疾。
當下肢血液循環變差時,糖尿病患者在進行行走較短一段距離后,會出現小腿部或大腿部疼痛的癥狀,多發生于小腿部,有時可伴有肌肉抽搐,即俗稱的小腿抽筋。疼痛常是肌肉缺氧的信號,如果患者停下來休息一會兒,肌肉耗氧量下降,缺氧的癥狀就會改善,肌肉疼痛逐漸緩解。但如果繼續行走一段距離,肌肉缺氧再發,又會出現疼痛。這種癥狀在醫學上成為“間歇性跛行”。
血液循環繼續加重,糖尿病患者下肢痛可在休息時也發生,下肢皮膚發生潰瘍且不易愈合,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下肢毛發停止生長,腿部下垂時皮膚發青或發紫,腿部發冷也是血液循環差的信號。
有專家披露,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涉及15個省4.4萬名20歲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超過10%,而上世紀90年代該調查結果還不到4%,現在比當時增長了1倍多。專家分析,這和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高營養的飲食及壓力越來越大相關。
糖尿病發病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年齡在30-60歲的中年男性發病率已高于女性,且增長速度最快。此外,糖尿病前期的發病率高于糖尿病發病率,“準”糖尿病人數量同樣龐大,專家對此十分擔憂。“現在20歲患糖尿病的人數已是十年前的5倍,30歲的發病率還要翻一番,等到這些人五六十歲時,已經有二三十年的病程,勢必會出現很多并發癥,治療會非常困難。”專家建議,普通人在45歲前就應該每年定期檢查血糖,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胰島素治療是控制高血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而長效胰島素類似物與中效胰島素相比更可以有效減少低血糖的風險。專家認為,在治療糖尿病患者時,如果采用多種口服降糖藥治療3個月,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血糖仍超過6.5的,應考慮盡早加用基礎胰島素。
人是身體主要靠血液循環來支持,當一個人的血液循環出現了異常就很危險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專家說如果發現自己出現此類現象,盡可能去醫院就醫。
-
哪些是易忽略的糖尿病癥狀糖尿病患者大多發生在老年人群體,給許多人們的晚年生活帶來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如果人們在生活中能夠及時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就
-
兒童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癥狀特點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糖尿病不僅僅在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年輕的人們同樣會出現糖尿病的現象,隨著近年來兒
-
糖尿病人如何進行運動護理呢?糖尿病是老年人比較高發的一種疾病,糖尿病的出現,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痛苦。是老年人的晚年得不到更好的保障。在生活中
-
糖尿病孕婦需要注意哪些用藥事項孕婦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一些事項,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方法,避免造成糖尿病出現,出現了這種疾病時,會導致胎兒受到影響,因此,
-
哪些方式可以用來控制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給患者帶來的困擾很多,特別是針對一些中老年患者,本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卻因為糖尿病的出現很多食物都不能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