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心律失常相關內容
對于心律失常這個癥狀的出現,相信大家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當中并不是特別的少見了吧,要知道這個疾病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那么關于小兒心律失常的一些相關內容的介紹是怎么樣的呢:
心律失常是臨床中的常見癥狀,幾乎每個小兒從出生到少年均能遇到。有人僅以心跳不正常就認為是心律失常,這是不全面的。
小兒心律失常的種類基本與成人相似。由于小兒的心臟傳導系統發育未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和植物神經不穩定,更易發生心律失常。按發生原理將心律失常分為:1.沖動起源引起的心律失常,包括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動過速、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等),異位心律失常,包括各種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或顫動等。2.沖動傳導所致,包括各種傳導阻滯。此分類可簡化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律失常兩種。
下面簡述幾種小兒常見的心律失常。
竇性心律失常健康兒童心臟的竇房結按一定的頻率,規律發放沖動,但心律并非絕對規律,因此心電圖上p—p間期允許有0.12秒之內的差異,如p—p>0.12秒就應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絕大多數竇性心律不齊無需治療,都與呼吸和迷走神經張力變化有關,此種心跳快慢的變化是隨呼吸運動呈周期性改變,屏息時心律不齊消失。少數竇性心律不齊與呼吸無關。常常見于心臟病患者和顱內壓增高的病人。
過早搏動根據異位起搏點部位可分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早搏,以室性早搏最為常見。頻繁出現的早搏可有自覺癥狀,較大的兒童可主訴心悸、自覺心跳有“漏搏”或有心跳到嗓子眼的感覺,小的孩子可表現有乏力、蒼白及氣促等。早搏一般分為:“良性”(功能性、生理性)早搏,無器質性心臟改變,多無癥狀又可稱之為無癥狀性早搏,此類早搏不必治療,經過觀察一段時間之后可自然消失。另一類為病理性早搏,主要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和電解質紊亂時。此類早搏有些可發展成為惡性甚至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對這類患兒必須做心電圖等一系列檢查,明確診斷后及時醫治。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是一種陣發性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可發生在健康小兒,也可能由先心病、感染或預激綜合征引起。主要特點為突然發作和突然停止,心率每分鐘200次以上,如不及時處理可引起心力衰竭。家長遇此情況不要緊張,應立即采取刺激迷走神經方法使心搏減慢,如用筷子刺激嗓子的懸雍垂(“小舌頭”)或令患兒深吸氣后屏住氣,然后做用力呼氣的動作;小嬰兒還可應用冰袋蒙面法等。上述方法不奏效,應速去醫院診治。
心律失常的治療除興奮迷走神經法之外,尚有電學治療、介入治療和藥物療法。抗心律失常藥物有幾十種,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因為有些心律失常不需治療,不同種類的心律失常需用相應的藥物才有效,此外還要考慮藥物劑量和副作用等。目前有濫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現象,我們提倡在醫師指導下合理用藥。
上面這些內容就是關于小兒心律失常的相關內容的介紹是怎么樣的這個問題的一些簡單介紹,雖說不是特別的全面,但還是希望能夠給有所需要的朋友們帶來一些有用的幫助,提醒廣大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不要擅自用藥,配合醫生的治療。
-
心律失常引發哪些危害心律失常疾病近年在生活中的發病率也是比較高的,患上心律失常疾病讓每一個患者都是比較困惑的,而且這個疾病也是需要盡早治療的
-
心律失常可以并發哪些疾病心律失常這種疾病在臨床上大家也都是比較熟悉的,這種疾病的發病范圍也是比較廣的,這種疾病的發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和控制
-
心律失常是有什么好的護理方法呢心律失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心律失常這種疾病的發生讓每個人也都是比較恐懼的,心律失常也會影響到大家的身
-
心律失常是有什么好的護理措施心律失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心律失常這種疾病的發生讓每個人也都是比較恐懼的,心律失常也會影響到大家的身
-
心律失常的保健措施需要做好哪些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大多數的患者都是中老年人,這種疾病如何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和護理是可以引發其他心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