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疾病是發生在人們身邊的一項疾病類型,會嚴重時患者出現心慌、胸悶的癥狀,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影響非常嚴重,由于現代醫學的精準發達,對于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療方法有許多種,那么,中醫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療心律失常呢?
中醫治療心律失常,主要是通過分型辨證選用適宜的中藥,對于改善上述癥狀、控制病情有較好的療效,一般可分下列幾型辨治:
一、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現為心悸氣短,神疲自汗,頭暈目眩,失眠多夢,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質淡,脈細弱等,證屬氣血不足、心脈失養,治宜益氣補血、養心安神。可選用歸脾丸,此藥由人參、黃芪、白術、當歸、龍眼肉、酸棗仁、遠志、茯神、木香、炙甘草、大棗等組成。
二、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現為心悸不寧,心中煩熱,失眠夢多,頭暈耳鳴,面赤咽干,腰酸盜汗,小便短黃,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等,證屬心陰虧虛、心失所養,治宜滋陰降火、養心安神。可選用天王補心丸,此藥由生地、元參、天冬、麥冬、當歸、丹參、人參、茯苓、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遠志等組成。
三、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現為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少氣無力、怔忡,聲低息弱,勞累后尤甚,胸中痞悶,入夜為甚,畏寒喜溫,甚則肢厥,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脈沉緩等,證屬心陽不振、氣血運行無力、心失所養,治宜溫補心陽、安神定悸。可選用加味生脈飲,此藥由人參、麥冬、五味子、黃芪、附子等組成。
四、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現為心悸胸悶,時有胸痛,痛如針刺,或向后背、上肢放射痛,唇甲青紫,舌質有瘀點或瘀斑,脈澀或有結代等,證屬心脈痹阻、心失所養,治宜理氣活血、通脈安神。可選用心舒寶,此藥由刺五加、丹參、白芍、山楂、郁金等組成。
五、若心律失常患者表現為心悸氣短,多夢易醒,善驚易恐,坐立不安,畏風自汗,情緒不寧,惡聞喧嘩吵鬧,舌淡,脈細弱等,此屬心虛膽怯、擾亂心神,治宜益氣養心、鎮驚安神。可選用寧志丸,此藥由人參、茯苓、茯神、遠志、柏子仁、酸棗仁、琥珀、石菖蒲、當歸等組成。
心律失常的認識誤區有哪些
1、處于早期心律失常的人,甚至有的醫生認為:“如果不影響生活、工作、生育是不需要康復的”。對于有這個錯誤認識的人、已經有了早期心律失常癥狀的人,建議找一個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談談心,你就會知道他們病癥發展的全過程了:就是早期癥狀不斷發展、不預防的結果!
2、處于中期心律失常的患者同樣有錯誤的認識:承認有病癥,但吃點藥就緩解了,對生活、工作等有大的影響:一切可以恢復如常。特別是很多患者認為,只要準備一定的常備藥,可以保命無憂慮:形成了等待發作——吃藥——緩解——再發作——再吃藥的惡性循環。
3、運動隊醫生、教練員、運動員的錯誤認識:“訓練、比賽就會心動過速,玩的就是心跳!”
4、“后悔無奈”的惡性心律失常患者經歷了“發作——吃藥——緩解——再發作——再吃藥的惡性循環”階段的患者,最終進入了惡性心律失常病癥——等待死亡的行列。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每時每刻都在死亡的邊緣徘徊,這些患者的經濟支出,是醫療消費市場單病種中最大的消費來源。
由于心臟的生物功能是最最全、最強大、保護部位最好、最“頑強”的器官,有了一點點這樣或那樣的“小問題”,心臟本身又可以自行“恢復”,因此,往往最令人忽視,殊不知“小問題”的日月積累就會成為大患。
溫馨提示,許多人們對于心律失常疾病有錯誤認識,尤其是在心律失常疾病發作早期,由于疾病癥狀比較輕,許多患者都選擇了日常注意,但并沒有及時去檢查治療,一旦心律失常疾病嚴重發作,就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心臟功能。
-
心律失常需要用藥治療嗎心律失常需要用藥治療嗎?生活中很多患者對于這個問題也是比較關注的,因為心律失常在生活中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這個疾病也讓每
-
治療心律失常的藥物具體是有哪些生活中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通過藥物來進行治療和控制病情發展的,對于心律失常疾病的常用藥物也是不例外的,我們只有更多了解關于
-
心律失常的具體治療措施有哪幾種心律失常是一種老年人和小孩子比較常見的疾病,通常就是指心臟的正常節律發生了異常的改變,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一般都是需要根據
-
患上心律失常有幾種治療方法呢現在越來越多的患者心臟方面的疾病,其中心律失常就是最常見的,如果這種疾病沒有得到及時的緩解和治療是可以導致其他疾病的出現
-
治療心律失常有哪些常見的藥物心律失常癥疾病的發生給每個患者帶來身體傷害是比較嚴重的,讓很多患者也都失去了信心,因此大家都想更多了解關于治療心律失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