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應該注意醫藥問題
患上糖尿病意味著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病情,我國糖尿病的患病主體主要是中老年人,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式還不算先進,多數采用藥物治療。但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由于視力及各方面的影響,對藥物的使用會存在誤區,經常因為服藥不當導致病情加重,接下來小編就來為您講解糖尿病患者服藥應該注意的問題。
1、特別要當心夜間低血糖
首先,老年人代謝率低,用藥容易發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長效磺脲類如優降糖時,易發生夜間低血糖。因此,對這些藥,即使要用,也應避免每日3次用藥。小劑量時可早晨一次服,中劑量時則早晨服2/3,中午服1/3,晚間不用。
老年人因為神經反應等比較遲緩,更易發生“未察覺的低血糖”。即當血糖下降到一般人有交感神經反應,如心悸、冷汗、頭暈等癥狀時,老年人可能仍無感覺。一直到血糖降到出現大腦皮層反應時,才會出現精神神經癥狀,如昏迷等。這種情況就很危險,搶救不及時易危及生命。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并發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病變。一旦發生低血糖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這都是很危險的。
因此,對于血糖控制標準,老年人可較中青年人放寬2毫摩爾/升左右。如原來要求空腹血糖為4.4~6.1毫摩爾/升,餐后2小時為4.4~8.0毫摩爾/升。放寬后為了便于記憶,可分別要求老人控制在8及10毫摩爾/升以下。
2、注意藥物對肝腎的不良反應
有些老年人過去有肝炎、腎炎史,故用藥前應先查肝腎功能。許多降糖藥在肝內代謝,經腎排出。所以在肝腎功能不良時應慎重選藥。在肝功能異常時不能用雙胍類及胰島素增敏劑,否則易產生肝功能衰竭。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腎功能不良或血糖控制不好時,應該及早應用胰島素治療。
3、應及早使用胰島素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證實,診斷為糖尿病時,機體胰島B細胞功能已減少一半,隨著病程的進一步發展,B細胞功能越來越差。病程長的老年糖尿病患者,B細胞功能往往較差,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必須用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如能盡早使用胰島素,血糖能較早控制,高血糖對B細胞的危害性也能盡早防治,從而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但是用胰島素要防止低血糖,劑量不可過大。尤其是要防止老人視力不好或注射器刻度不清而搞錯劑量。
4、控制餐后高血糖
有相當一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而餐后血糖升高會增高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的危險性。此外,餐后血糖從早餐后一直延續到午夜,比空腹血糖時段長得多,因此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時,必須積極控制餐后高血糖。
5、控制多重危險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患代謝綜合征的較多,常合并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及肥胖等,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時,必須同時糾正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等,只有多管齊下,控制多種心血管危險因素,才能把心血管并發癥及死亡率降到最低程度。
6、積極治療并發癥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各種急慢性并發癥,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腎病、白內障、眼底視網膜出血、冠心病、糖尿病足等等,給患者帶來的極大的痛苦,因此必須積極治療,防止進一步惡化,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目前很多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藥材的時候有很多誤區,缺乏最基本的常識,要知道藥不對癥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致使患者病情加重。希望以上介紹能夠讓患者走出誤區,規范用藥,祝您健康。
-
糖尿病中成藥治療措施糖尿病的出現給很多的人帶來了傷害,發病后會給他們帶來較多的痛苦,提醒朋友們在出現了糖尿病足的癥狀之后,疾病的治療方法要及
-
發生糖尿病應如何進行治療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使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也隨之加快,這就造成了人們的飲食非常不合理,特別是愛食用油膩過肥的食物人
-
糖尿病人長期打胰島素好嗎那么,糖尿病人長期打胰島素好嗎?下面就是簡單的解答。1.不同原因的血糖波動。糖尿病患者有時在注射一段時間胰島素后,發生不明
-
高血糖和糖尿病的主要的治療現在生活當中,大部分的人們習慣把糖尿病叫做富貴病,其實這種疾病大部分都是由于人們在飲食的時候攝入的營養成分過多導致而成的
-
糖尿病都有哪些治療方式呢糖尿病是許多人們都比較熟悉的,這也是比較典型的慢性病,在生活中發病率比較高,特別是人們在步入40歲之后,尤其是女性出現的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