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更好的預防帕金森
帕金森屬于神經內科最為常見的,患者一般出現的癥狀就是動作遲緩、震顫、身體僵硬等表現,這極大影響著患者與正常人交流工作和生活,使之給自己情緒造成極大傷害和折磨,對其表現的不良情緒也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治療效果。那么對于發生帕金森疾病如何去更好的預防呢?
1.鼓勵早期病人多作主動運動,盡量繼續工作,培養業余愛好。
2.積極進行功能鍛煉,尤其是姿勢與步態的訓練。日常生活盡量讓病人自己完成,但要注意保護病人,防止病人跌跤。
3.多吃蔬菜、水果或蜂蜜,防止便秘;多喝茶,避免刺激性食物、煙、酒等。
4.對晚期臥床不起的病人,應幫助其勤翻身,在床上多作被動運動,以防止關節固定、褥瘡和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5.預防感染,由于帕金森患者容易患支氣管炎或肺炎,因此,在出現咳嗽或發燒時要馬上處理,免得嚴重感染隨之而至。
6.預防便秘,鼓勵帕金森患者增加身體活動,飲足夠的水,在每天飲食中增加纖維性物質如蔬菜等,必要時或迫不得已時才用通便藥物。
帕金森易于哪些疾病混淆?
1、(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征:有明確病因可尋,如腦外傷、病毒性腦炎等。①藥物或中毒:神經安定劑、利血平、胃復安等可導致可逆性帕金森綜合征,發生于治療后或停藥后數月。CO、錳塵、MPTP、二硫化碳或焊接時接觸煙塵亦可引起。②血管性:多發性梗塞病史、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進、病理征和神經影像學檢查等可提供證據。③腦炎后:20世紀上半葉流行性的昏睡性腦炎后常遺留帕金森綜合征,目前罕見。
2、肝豆狀核變性:隱性遺傳性疾病、約1/3有家族史,青少年發病、可有肢體肌張力增高、震顫、面具樣臉、扭轉痙攣等錐體外系癥狀。具有肝臟損害,角膜K-F環及血清銅藍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現。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3、特發性震顫:屬顯性遺傳病,表現為頭、下頜、肢體不自主震顫,震顫頻率可高可低,低頻者甚似帕金森震顫。本病無運動減少、肌張力增高,及姿勢反射障礙,并于飲酒后消失、心得安治療有效等可與原發性帕金森氏病鑒別。
4、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可有運動遲緩和肌強直,震顫不明顯;早期出現姿勢步態不穩和跌倒但本病有核上性眼肌麻痹(以垂直凝視不能最具特征性)可與帕金森氏病鑒別。
5、抑郁癥:可類似PD,且二者常在同一患者并存。但抑郁癥無肌強直和震顫,抗抑郁藥試驗治療可能有助于鑒別。
6、彌散性路易體病:多見于60-80歲,以癡呆、幻覺、帕金森綜合癥運動障礙為臨床特征,癡呆最早出現,進展迅速,可有肌陣攣,對左旋多巴反應不佳,但對其副作用極敏感。
7、亨廷頓病:如患者運動障礙以肌強直、運動減少為主,以被誤認為PD,根據家族史或伴癡呆可資鑒別。
8、多系統萎縮:主要累及基底節、腦橋、橄欖、小腦及自主神經系統,可有帕金森病樣癥狀,多數患者對左旋多巴不敏感,且影像學檢查可資鑒別。
9、皮質基底節變性:有皮質復合感覺缺失、一側肢體忽略、失用、失語和癡呆等皮質損害癥狀,體檢可見眼球活動障礙和病理征。左旋多巴治療無效。
通過上面的詳細介紹,相信現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大家在平常的生活中,對于癥狀比較輕微的患者要讓他多主動運動,積極的進行姿勢與步態的常規訓練,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盡量避免煙酒、刺激性的食物等,使之盡快的恢復患者的身體健康。
-
帕金森疾病如何預防效果好呢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疾病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帕金森癥就是其中的一種,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做好該病的預防工作,如果出
-
帕金森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帕金森疾病經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老年人的抵抗力都比較差,當身體出現一些異常時,或者是受到二氧化碳中毒時,就容易引發帕金森
-
帕金森患者在飲食上的注意事項當我們進入老齡化以后,身體的一些抵抗力免疫力就開始下降,對于帕金森疾病細胞也開始降低,因此我們在生活上應該多吃一些水果蔬
-
談談可以預防帕金森的方法有關帕金森這種疾病,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可以采用預防措施,要避免吸入有毒氣體。我們一定要避免用鋁鍋炒菜,經常鍛煉身體,可
-
帕金森癥該如何去預防呢越來越多的疾病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帕金森病疾病就是最為嚴重的一種,它的出現讓眾多的患者陷入了痛苦中,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