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于三叉神經痛的認識
(1)命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與祖國醫學的“面游風”、“偏頭風”、“齒槽風”、“面風”等病癥頗有相似之處。《名醫別錄》曰:“面上有風來去,目淚出、多唾、忽忽如醉……。”《張氏醫通》記載:“許學氏治鼻尖痛,或麻痹不仁,如是數年,忽一日連唇、頰車、發跡皆痛,此足陽明經絡受風毒,傳入經絡,血凝滯而不行,故則痛,不能開口言語……。”(2)病因和病理問題:祖國醫學認為三叉神經痛是三陽經筋受邪所致。古云:“巔頂之上,惟風可到。”據本病疼痛發作的特點,與風邪者善行而數變的特性相似。因此可以認定,三叉神經痛是三陽經受邪,手三陽經筋結合于“角”;定三陽經筋結合于“頰”。其經脈在三叉神經的具體循行部位,如《靈柩》所述:手太陽小腸經:“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抵鼻,至目內眥,斜絡于顴。”這個循行部位相當于三叉神經第二支的分布區域。手陽明大腸經:“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這個循行部位相當于三叉神經第三支分布區域。手少陽三焦經:“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從耳后至耳中,出走耳,過客主人前,教頰,至目銳眥。”這個循行相當于三叉神經第二支的分布區域。從上述手三陽經脈在頭面部的循行部位來看,手三陽經脈中任何一個經脈受邪,若引起三叉神經痛,只能是第二、三支發病。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陽膀胱經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支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這個循行部位相當于三叉神經第一支的分布區域。足陽明胃經:“起于鼻之交鼻梁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頰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車前,過額主人,循發際,至額顱。”此循行部位相當于三叉神經的第二、三支和第一支的分布區域。足少陽膽經:“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部,下耳后,循經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其支者,以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其支者,別瑞字,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鼻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此循行部位相當于三叉神經的第一、二、三支分布區域。(3)辯證分型:目前學者們對本病的病因機制、辯證分型有以下九種,即風熱、風寒、胃火上攻、陰虛胃熱、肝火上炎、陰虛陽亢、脾胃氣虛、痰火上攻、久痛入絡。
相關文章
-
三叉神經痛的診斷要點具體是什么關于三叉神經痛的診斷要點也是很多人們都比較關注的,因為三叉神經痛在生活中的發病率是比較高的,而且這個疾病一旦發作也給患者
-
怎樣進行三叉神經痛的檢查診斷生活中不管患上什么樣的疾病大家都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正確的診斷檢查,只有正確的檢查診斷大家才可以正確判斷病情的嚴重性,
-
三叉神經痛診斷依據是什么生活中有很多人們都會出現三叉神經痛這種疾病的發生,三叉神經痛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神經疾病,這種疾病的發生給患者帶來的身體上還
-
三叉神經痛疾病的診斷要點都有哪些生活中不管出現什么樣的疾病,大家將得到更好的治療一定要更多了解關于疾病的診斷要點,才能夠采取正規的治療措施,因此生活中很
-
如何診斷三叉神經痛較好呢三叉神經痛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非常大的,并且也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為了能夠盡快的恢復健康一定要謹遵醫囑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