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癲癇怎么治療?
孩子們一直是人們心中的天使,是人們心中的瑰寶,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對他很大的重視。孩子們患病,家長們一般都非常的擔心,那么小兒黃那小兒癲癇的話應該怎么辦?應該怎樣去治療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治療的方法。
小兒癲癇的發病率約為3%~6%,是神經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驚厥發作是由于腦神經元異常過度同步放電所產生的突發性、一過性的行為改變,包括意識、運動、感覺、情感和認知等方面的短暫異常,其類型很多,病因也包括先天和后天獲得的各種不同因素。
小兒癲癇的治療概要:
小兒癲癇避免各種可能誘發癲痛發作的因素。避免各種可能誘發癲痛發作的因素?刂企@厥靜注或肌注,可以靜脈滴注,0.1mg/kg加生理鹽水100ml靜滴。手術治療癲癇,主要是頑固性癲癇。并根據情況治療并發癥。
小兒癲癇的詳細治療:
癲癇的治療目的是控制癲癇發作、改善患兒生活質量、防止各種并發癥。原則①指導家長、學校及患兒對癲癇有正確認識,明確長期規律治療的重要性,應堅持到醫療單位定期隨訪,安排正常合理的學習及生活規律,避免各種可能誘發癲痛發作的因素;②病因治療;③抗癲麻藥物或手術治療。
1.控制癲癇發作
(1)抗癲癇藥物治療:至今為止,抗癲癇藥物的應用仍然是控制癲癇發作的主要的、最佳的方法?拱d癇藥物治療的原則是早期治療、依型選藥、盡量單藥、給藥規律、療程要長、停藥要慢。
1)盡量早期治療:原則上一旦診斷成立就應開始治療。臨床上遇到:①典型發作兩次后;②雖然發作不典型但已多次發作,其他處理無效;③雖然以往發作不確定,但有癲癇持續狀態發作史,則要開始抗癲癇藥物治療。
2)根據發作類型選藥抗癲癇藥物種類很多,須根據不同類型適當選用。其次還要考慮當地藥源、病人經濟承受能力。
3)盡量單藥治療:治療先由一種抗癲癇藥物開始。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可相互競爭與血漿蛋白的結合,也可能通過影響肝微粒體羥化酶的活性,干擾藥物代謝,從而改變原來的血藥濃度。臨床上當一種藥物已達到治療血濃度仍不能控制發作時,可加用第二種抗癲癇藥,當第二種藥物達到治療血濃度并取得效果時,要逐漸撤除第一種藥;旌闲桶l作及頑固難治性癲癇常需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癲癇藥治療。
4)給藥要規律:治療從小的“有效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達到臨床控制發作。治療過程中,要根據藥代學特點、發作情況及患兒用藥接受情況制定可行的給藥方案,并且規律執行。為避免血藥濃度波動太大,兩次服藥的間隔時間必須等于或小于半衰期。最終治療劑量還需考慮個體差異,結合血藥濃度來確定。
5)療程要長,停藥要慢:療程過短、停藥過快容易導致復發。一般主張在發作控制后繼續用藥2~4年,然后經過1~2年的減藥過程,最后停藥。若停藥正值青春期,最好延長用藥至青春期后,再逐漸減藥至停藥。
6)幾種新的抗癲癇藥:①拉莫三嗪(lamotrigin)商品名:利必通(Lamital),屬于葉酸拮抗劑,通過抑制突觸前膜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的釋放,抑制鈉通道的開放,從而穩定過度興奮的神經元膜。劑量與血藥濃度呈直線相關。半衰期約為29小時,無自身誘導作用,也不抑制肝酶系統。可用于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全身強直-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等,也可用于治療Lennox-Gastaut綜合征。本藥副作用較少,初始劑量過大,容易發生皮疹,治療時逐漸加量至維持量可減少發生皮疹的機會。②加巴噴丁(gabapentin)甲基環己烷乙酸,為GABA三維結構類似物,口服吸收好,半衰期5~7小時,無酶誘導作用,與常用抗癲癇藥合用時無相互影響,多用于聯合治療。主要用于治療強直一陣攣發作、頑固性部分性發作及失神發作。治療劑量為10~30mg/(kg·d)。副作用有困倦、頭暈、共濟失調等,多發于治療之初,發生率約5%~13%。③托吡酯(topiramat)商品名:妥泰(Topamax),其化學結構為2,3:4,5一雙-O-(1一甲基亞乙基)-p-D吡喃果糖氨基磺酸酯。其抗癲癇作用有多種機制,既可阻滯鈉通道,有可增強GABA能作用,還可拮抗谷氨酸受體,這樣起著阻止癲癇擴散的作用?诜裳杆傥,半衰期為18. 7~23小時,穩態血濃度與劑量呈直線相關,與肝酶誘導劑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等合用,血藥濃度會降低。對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繼發性強直’陣攣發作有效,也可用于治療Lennox-Gastaut綜合征。治療宜小劑量開始,每晚服0.5~1mg/kg,之后每5~10天加0.5~1mg/kg,最后達維持量5~lOmg/(kg·d),分2次口服。副作用有頭暈、疲倦、頭痛、思維異常,偶有低熱、少汗,減緩加量速度可減少副作用發生。
(2)癲癇持續狀態處理:癲癇持續狀態是指一次驚厥持續30分鐘以上,或兩次發作問意識不恢復者。由于驚厥時間長,容易導致腦水腫而危及生命,也可能造成持久性腦損害而留下后遺癥。因此務須積極搶救處理。
1)控制驚厥:①指捏或針刺合谷、人中。②靜注安定首選,每次0. 3~0. 5mg/kg,原藥液靜脈推注,不能用其他液體稀釋,速度要慢。安定作用迅速,靜脈注射數秒鐘可達腦組織,血和腦組織濃度很快達高峰,其半衰期僅30分鐘。必要時可在20~30分鐘后重復靜注。③苯巴比妥鈉
靜注或肌注,首劑10~20mg/kg,24小時后用維持量5~8mg/(kg·d)。苯巴比妥鈉達有效血藥濃度后止痙效果好,維持時間長,副作用較小。但首次劑量偏小時不能很快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和及時進入腦組織。因此首次劑量要大。④勞拉西泮(lorazepam)以上處理不能奏效時可用勞拉西泮,每次0. 05~0. 1mg/kg,靜脈注射,一次最大劑量不超過4mg,靜脈注射15分鐘后仍有發作可重復一次。勞拉西泮作用強,是安定的5倍;作用快,靜脈注射后數秒可達腦組織;作用維持時間比安定長3~4倍。⑤氯硝基安定
可以靜脈滴注,0.1mg/kg加生理鹽水100ml靜滴,根據發作控制情況調整滴速。
2)防治腦水腫:較長時間的驚厥或驚厥間歇期間有意識障礙者常有腦水腫,需予甘露醇.0. 5~1g/kg,靜脈注射,每6小時1次;地塞米松0. 3~0.5mg/(kg·d),靜脈注射。每日總液量限制在50~60ml/kg。
3)發作控制后繼續服用抗癲癇藥,但需分析發生癲癇持續狀態的原因,若是抗癲癇治療不當,則需調整治療方案。
(3)手術治療:隨著立體定位技術普遍在神經外科中應用,手術治療癲癇,主要是頑固性癲癇,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類:
1)切除癲癇源病灶或癲癇源區:如顳葉前部切除術。癲癇源病灶是以電生理檢查為依據確定的癇樣放電灶,此為功能性病灶,與傳統意義的器質性病變不同,術中需依靠腦電圖描記來確定癲癇源病灶的部位及范圍。事實證明功能性的癲癇源病灶與器質性病變有很大程度的變異或偏離。
2)阻斷癲癇放電的擴散路徑或損毀癲癇興奮結構:如腦胼胝體切斷術、軟腦膜下皮質切斷術,立體定向損毀杏仁核、海馬、Forel區、蒼白球-內囊區等。
3)刺激能夠抑制癲癇放電的結構:如小腦慢性電刺激術。
2.預防并發癥
癲癇的并發癥問題源干兩方面,一是癲癇疾病本身,包括發作的病理過程對機體的作用;二是抗癲癇藥物對機體的影響。并發癥主要表現有以下兩方面:
(1)認知功能損傷:雖然認知功能損傷可以由于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所致,并與癲癇同時并存,甚至先于癲癇發生。但癲癇發作本身以及抗癲癇藥物均可能導致認知功能的損傷。由于發作的因素復雜,有些因素具有重疊性,例如在考慮起病年齡時可能重疊有病程、發作次數及藥物等因素,因此分析需慎重。我們曾應用多因素回歸分析方法分析一組癲癇患兒的智力水平發現:起病年齡小,其智力受損小;而病程、發作持續時間以及腦電圖異常放電與智力水平呈反相關。有研究表明,即使臨床未表現發作,亞臨床的癇樣放電對認知功能也有損害作用。抗癲癇藥物對認知功能也存在影響,但這種作用在停藥半年至1年后可以解除,智力可以恢復至用藥前水平。綜合來看,要預防癲癇患兒認知功能的再損傷,關鍵要及早治療、合理用藥、控制發作,特別是持續時間較長的驚厥。
(2)內分泌改變:可以由癲癇本身引起,也可以由于抗癲癇藥物所致,臨床上更多注重后者。一般認為抗癲癇藥物可以引起性激素、生長激素以及甲狀腺素水平改變。在青春期前接受丙戊酸鈉治療的女性癲癇患者,容易發生雄激素過多癥、多囊卵巢癥以及肥胖癥。多數抗癲癇藥物可導致甲狀腺素水平減低,而后者可能影響抗癲癇的效果,產生抗癲癇藥物的耐藥。因此,抗癲癇治療過程中須重視內分泌改變,及時發現并調整治療方案,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了解了以上的治療方法,我們家長們仍不免擔心。當然了,遇見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他們帶到正規的醫院,畢竟孩子不同于大人他們沒有那么大的,就是自我保護,或者說自我免疫力,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去治療。我們一定一起相互的重視。
-
癲癇治療方法有哪些癲癇在生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后給患者帶來的痛苦是非常嚴重的,同時還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學習,大家只有
-
治療癲癇哪些方法更有效任何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性也是比較嚴重的,近年來隨著的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大家出現疾病之后也是及時接受治療的,因
-
癲癇中藥治療如果人們發現家里人患有癲癇疾病的話,一定要重視疾病的治療,要去正規專業的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特別是在用藥方面,患者一定要
-
常見的癲癇病治療方法是有哪些生活中越來越多人們都會被癲癇這個疾病所困擾,癲癇疾病的發生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比較嚴重的,導致大家不能正常的工作及生活,這
-
癲癇疾病應當怎么治療癲癇這種疾病的發作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是比較嚴重的,這種疾病的發生也往往會讓很多患者都是有比較大的困擾,導致患者在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