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尿血治療方法是什么
中醫尿血治療方法需引起關注,因為尿血導致的危害大,為了有效避免疾病導致的危害發生,大家得正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那么常見中醫尿血治療方法是什么呢?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看看如何治療這種疾病好。
中醫尿血治療方法:
1.氣陰兩虛主證:尿血,血色鮮紅或淡紅,腰脊瘦痛,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口干咽燥,面色潮紅或萎黃,神疲乏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數。
分析:癆傷于腎,腎陰虧虛,陰虛火旺灼傷血絡,尿中帶血尿色鮮紅,或病久氣虛,尿色淡紅;陰虛則生內熱,故潮熱面紅,手足心熱;陰虛火旺,迫津外泄則盜汗;津液虧耗故口干咽燥;傷滓耗氣,氣虛則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為氣陰虧虛之象。
治則:益氣養陰,涼血止血。
方藥:生脈散合車前葉湯。方用黨參、麥冬、五味子益氣養陰;車前葉清熱利水;阿膠養血止血;茜草、紅花活血止血;黃芩、地骨皮清熱退蒸。盜汗者加黃芪、浮小麥、煅牡蠣、糯稻根以益氣固攝斂汗;若同時伴有肺癆,應以肺腎兼顧,合月華丸以增加滋陰潤肺的功能。腎精虧虛加龜版、鱉甲、冬蟲夏草、杜仲填精補腎。津傷口渴者可加鮮生地、烏玄參、天花粉、川石斛以養陰生津。虛煩不寐者可加酸棗仁、首烏藤、黃連、肉桂以安神。低熱不退者,加重清熱退蒸之品,如青蒿、鱉甲、銀柴胡、蒸百部等。
2.脾不統血主證:久病尿血,色淡紅,面色萎黃,體倦乏力,氣短聲低,或兼齒衄、肌衄,納呆便溏,舌質淡,脈細數。
分析:脾氣虧虛,統血無力,血不循經,故見尿血,或齒衄、肌衄;脾虛運化失健;氣血生化乏源,故頭暈心悸,氣短聲低,體倦無力,面色不華;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虛弱故食少便溏,舌質淡,脈細弱為氣血虧虛,血脈不充之象。
治則:補脾攝血。
方藥:補中益氣湯合歸脾湯加減。方中人參、黃芪、當歸補氣益血,氣壯則能攝血;配升麻、柴胡以益氣升陽;茯神、棗仁、遠志以養心安神;木香,陳皮理氣;白術、甘草健脾。配蒲黃炒阿膠補血滋陰而止血,配仙鶴草、大薊、小薊收斂止血。納少便溏加淮山藥、炒谷麥芽,焦山楂健睥消導;血虛者用四物湯補養陰血,加牛膝活血化瘀;尿血量多,可加赤石脂、阿膠、煅牡蠣,龍骨收澀止血。
3.腎氣不固主證:久病尿色淡,頭暈耳鳴,腰脊瘦痛,小便頻數而清長,畏寒怯冷,手足不溫,便溏或五更泄瀉,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弱無力。
分析:久病及腎,或房勞過度,損傷腎氣,腎氣不固,封藏失職,血隨尿出。腎開竅于二便,腎陽虛則小便頻數清長;腎陽虛不能溫煦脾陽,則大便溏薄,畏寒怯冷;腎虛精虧,不能上充于耳則耳鳴;腦失濡養則頭暈;腰為腎府,腎虛則腰膝疫軟。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微無力為腎陽虛衰之象。
治則:補腎益氣,固攝止血。
方藥:無比山藥丸加減。方中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牛膝補腎益精;肉蓯蓉、菟絲子,杜仲、巴戟肉溫腎助陽,茯神安神;澤瀉瀉濁,使補陽而不致生火。腰脊酸痛、畏寒可加鹿角片、狗脊溫補督脈;便溏去肉芯蓉加炮姜炭;尿血不止,可加仙鶴草、蒲黃炒阿膠、女貞子、早蓮草,紫草、白茅根、陳艾葉以止血。夜尿多者加益智仁,桑螵蛸益腎固攝;尿血而兼手足厥逆亡陽之表現者,加熱附子、人參、五味子;腎不納氣,動輒氣喘者加補骨脂。
如上是對中醫尿血治療方法做出的介紹,也是臨床檢驗比較好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正確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因為疾病正確的治療才能夠取得好的效果,當然為了確保治療效果,大家還一定要積極到專業三甲醫院治療疾病。
-
尿血治療的方法是什么呢尿血治療的方法是什么呢?一旦出現尿血的情況就需要注意,一定要去及時的檢查才行,否則會導致其他的疾病出現,但是對于這個疾病
-
尿血怎么樣可以治療尿血怎么樣可以治療呢?很多的人本身平時的尿液非常的正常,但是出現尿血的情況下就會非常的害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個疾
-
治療尿血的醫院哪家好治療尿血的醫院哪家好呢?患有尿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治療,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疾病去哪里治療好,甚至不知道什么樣的醫院適合自
-
發生尿血后,治療方法有哪些尿血是一種不太常見的癥狀表現,但是有的人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而且有些患者一旦發現自己的尿液中帶有血絲,就會感到很恐懼,不
-
尿血的治療方法是什么呢尿血的治療方法是什么呢?尿血的情況出現會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影響,而且會給患者的心里帶來非常大的壓力,不知道尿血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