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腎結核?
什么是腎結核?腎結核是全身結核病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繼發于肺結核。其臨床腎病表現和腎病治療都以全身結核病為主,泌尿系可全無腎病病狀。現臨床所指為已成為全身的主要病灶,或當時唯一結核病灶的腎結核。那么,什么是腎結核?腎結核都有什么表現?
腎結核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痛者占78%,68%有肉眼血尿,多數病例兼有兩者。晚期腎結核由于膀胱攣縮,尿頻極嚴重。腎結核主要病變在腎臟,但病腎本身的癥狀并不多見,僅有少數感腰痛或發現腰部腫物,此時腎多嚴重破壞,成為結核性腎積膿,并伴發熱。
結核桿菌可經血液、尿流、淋巴管和直接蔓延到達腎臟。腎結核的發病過程是:原發病灶的結核桿菌經過血行進入腎臟,主要在腎小球的毛細血管叢中發展成為結核病,形成微結核病灶。腎皮質結核患者如機體免疫能力較高,雙側腎皮質結核病灶可完全愈合,不發展為臨床腎結核。反之,如患者對結核病的免疫能力較低,病灶不愈合則發展為腎髓質結核(即臨床腎結核),多數為單側性。
尿檢查對腎結核有決定性意義。尿沉淀涂片抗酸染色在50%-70%的病例可查出結核桿菌,尿結核桿菌檢查是診斷腎結核的關鍵。進一步檢查以X線檢查為主,包括泌尿系平片、排泄性泌尿系造影或逆行性泌尿系造影,從而可以確定病變部位和程度。目前認為腎結核的抗癆治療不應少于兩年。
腎結核屬中醫“腎癆”范疇。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稱“腎癆者,背難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而有余瀝,莖內痛……”《千金方》亦有“大便黃赤,兼有余瀝、腰痛、耳鳴,夜間多夢,此為腎癆”的記載。中醫認為癆蟲傳于腎臟而致,腎與膀胱相表里故尿頻、尿急、尿痛、濕熱久稽,耗傷腎陰,陰虛火旺可致潮熱、盜汗,消瘦諸證。病至后期,傷及脾腎,引起脾腎兩虛,氣血虧耗之象,如精神疲憊、納少便溏,頭暈腰酸等。
相關文章
-
腎結核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有哪些腎結核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相關專家的介紹腎結核三十歲左右的人群高達3/4,但是這也不代表,兒童和老年人都不
-
了解腎結核常見的并發癥腎結核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腎類疾病,它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腎部位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如果腎結核治療不及時的話,很容易演
-
腎結出現后的癥狀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腎結核還是比較常見的,腎結核的出現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實生活中引起腎結核的原因有很多了,而且腎結核可發
-
腎結核患者的飲食原則腎結核是腎病十分常見的一種,生活中會有好多人受到此病的困擾,出現腎結核后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痛苦,俗話說病從
-
引起腎結核原因有哪些隨著人們生活是的變化,患有腎結核的人也越來越多,此病嚴重時會給患者生命帶來危險,生活中有很多因素引起了腎結核的出現,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