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撲動要做以下檢查,具體分析如下:
1、心電圖:P波消失,代之以形態、間距、振幅為之字形F波,頻率為250~350次/min。
2、24小時的心電監測:對心房撲動的觀察要優于ECG。
3、心臟彩超:檢查有沒有器質性的病變,也可以檢查心臟周圍的組織和血管有沒有什么異常。
4、甲狀腺功能檢測:主要是檢測甲狀腺激素、抗體等。
絕大多數的心房撲動是可以治愈的。
患有心房撲動后,超過99.5%的患者可以采用射頻消融術來治療,能夠達到治愈的目的。同時要注意對冠心病、風心病等的上游處理,防止房撲復發。就拿圍三尖瓣房撲來說,在峽部處做了消融術,可以預防房撲的發生,從而徹底治愈。一般情況下,手術不會再次發生,但是當心臟的組織擴張時,峽部會發生傳導阻塞,從而導致病情的再次發生。
心房撲動的治療方法如下:
1、上游治療:治療原發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風心病等。對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可以采取藥物治療、支架治療、搭橋治療等措施。風濕性心臟病,主要針對的是心臟瓣膜的結構損傷。高血壓,可以通過服藥來有效地降低血壓;
2、用藥:以抑制室速、恢復竇性心率、抗凝劑等方式防止血栓形成;
3、射頻消融術:射頻消融術能治愈99.5%的病人。
心房撲動相對嚴重,可能會出現低血壓,頭眩暈,心悸,嚴重的可能會有心源性的休克,但是有的人在24小時內自己會恢復的,或者是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來進行治療也是比較好的,配合接診的大夫的治療,保證一個良好的心態。
一般情況下,小兒心房撲動可能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難、暈厥等癥狀表現,具體內容如下:
1.心悸: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通常會有心悸的癥狀表現,可能伴有心慌、胸悶等癥狀。
2、乏力: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小兒可能在輕微活動后出現乏力、疲勞等癥狀表現。
3、呼吸困難: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可能會在輕微活動后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可能伴有嘴唇發紫、胸骨鎖骨上方以及肋間隙出現凹陷等癥狀表現。
4、暈厥:如果患有小兒心房撲動,小兒可能會突然無先兆暈厥,可能對呼喊沒有反應,在疼痛刺激下可能會有輕微反應。
心房撲動為快速型心律失常,健康人極少發生心房撲動,心房撲動發生大多合并器質性之心臟病,心電圖檢查是檢出心房撲動的主要檢查內容,心電圖則可能出現下列特征性變化。
首先是竇房結的發放沖動形成的竇性p波消失,而等待它的是鋸齒狀撲動波稱之為f波,心房撲動波間等電位線消失,心電圖23avf導聯和v1導聯中,f波最為顯著,心房撲動典型波f波頻率為250~300次分。
第二種,講這個心房撲動導致心室率可能是有規律或無規律,這就要看房室傳導的比例是否保持不變,當心房率為三百次/分鐘時,未經藥物治療,心血率一般為150次/分,即房室傳導二比一。
三、心電圖qrs波形態僅為正常,發生的時候差異性傳導,或原來存在傳導阻滯或旁路下傳,qrs波可變寬,或出現形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