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小兒發燒拉肚子應當采取以下措施。具體分析如下:
小兒發燒拉肚子,需要確定是否由消化不良或、炎癥、病毒、細菌引起的。四磨湯、健兒清解水可以緩解消化不良、低熱、腹瀉等癥狀。如是由病毒感染導致,尤其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的,孩子通常會出現發熱、腹瀉、大便呈蛋花湯般的黃色稀水便等癥狀,如果體溫38.5℃及以下,可以遵醫囑服用退熱劑,然后服用蒙脫石散進行治療。如果出現發熱、腹瀉、大便呈膿血等癥狀,考慮是細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遵醫囑服用敏感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良好的通風,但是要避免冷風冷氣直接吹襲。
首先要明確是積食引起的,還是感染引起的,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積食引起的消化不良,低熱、腹瀉,可以口服助消化的藥物。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體溫38.5度以上,可以口服退熱藥,同時服用防腹瀉的藥物。
可以根據孩子的病情使用調節胃腸炎的藥物治療,必要時需要輸液控制脫水。小孩子受涼以后引起的感冒發燒,拉肚子,有可能是小孩子的急性胃腸炎反應引起的,平時注意給小孩子多喝水,少吃油膩的東西。
一般情況下,小兒發燒,家長可以通過手指將小孩的腕部從周個方向推至200次左右,達到退燒的效果。還可以通過按摩脊椎來進行退燒。用手指從后頸向后按摩200次。按摩的過程中,可以在手上蘸點清水,可以起到潤滑的效果,可以防止對孩子的肌膚造成傷害。在退燒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孩子過于疲勞。平時要多給孩子多飲一些溫水。同時要注意多睡少睡,有利于退熱。
通常情況下,首先要檢查寶寶的溫度,如果是低燒,可以用物理方法來降低寶寶的溫度。具體內容如下: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良好的通風,避免冷風冷氣直接吹襲,并及時擦干汗液,松解衣褲以利散熱。注意休息,觀察體溫、脈象、呼吸、神志、大小便、出汗等情況的變化。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增強抵抗力。38.5℃以上的患者可以口服退燒劑進行治療。
小兒發燒38.5通常指小兒發燒38.5攝氏度,一般情況下,可采取物理降溫、藥物退燒等方法進行改善,具體內容如下:
1.物理降溫:如讓小兒多喝溫水、貼退熱貼,以及用溫水擦拭腋下、腹股溝等部位,都是較為常見的物理降溫方法,有助于盡快改善小兒發燒38.5攝氏度的情況。
2.藥物退燒:小兒發燒38.5攝氏度還可在醫生指導下給小兒口服退燒藥物,比如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混懸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