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癥狀有便血:出血多發生于排便之后,呈鮮紅色,且不與糞便相混。排便習慣改變:當直腸息肉較大或多發時,可出現腹痛、便秘、腹瀉或伴里急后重。脫垂: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腸道刺激癥:如腹瀉、腹痛、腹部不適、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直腸息肉的癥狀為直腸內出血,多發生在排便后,為鮮紅血液,不與糞便相混,多為間歇性出血,且出血量較少,很少引起貧血,直腸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后自行縮回。
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表現為間歇性的便血。如果息肉過低,排便時可以突出肛門,往往呈鮮紅色,櫻桃狀,便后可以自行還納,并發感染或潰瘍時,可以出現粘液血便里急后重等直腸刺激癥狀。
小兒直腸息肉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便血。
患者的便血可呈現手紙見血的特征,但以大便帶血或大便后血較多,對于血附著在大便表面,與大便無混血、出血量少。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可發生腹痛和腹瀉,有時伴有嘔吐。另外也會有大便習慣的變化,比如稀便和次數的增加;有時會伴有腹痛、腹脹和腹瀉。也可表現為里急后重,大便不盡,肛門下墜等癥狀。
直腸息肉其臨床表現多無癥狀,多數在體檢時發現。若息肉較大,經常受到糞便摩擦,可使其粘膜糜爛,糞內有血液和粘液,直腸中、下段的息肉,直腸息肉用手指檢測可觸及柔軟、光滑、活動的結節,有70%的直腸指診可觸及質軟如豆粒大小的圓形腫物,能活動,無壓痛。
通過手術進行切除之后再做病理,直腸息肉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腸道疾病,它的主要癥狀有便血等,一般直腸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較少,如果由于排糞時擠壓而使息肉脫落或息肉體積大位置較低,可發生較多量的便血。便血有時是鮮血,有時也會夾雜在糞便里面。腸道刺激癥狀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粘液便、里急后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