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高血壓病是中風常見的危險因素。腦出血需根據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出血量較大時,需由神經外科行急診手術治療,若達不到手術指征,給予藥物保守治療。
低壓偏高人群往往吃鹽比較多,多見于年輕人、較胖的人、運動較少的人。其治療除吃藥以外,一定要讓病人清淡飲食、少吃鹽,鹽吃得越多低壓越高;另外肥胖病人一定要減重,體重減下來后低壓水平會好很多。
中風后腳抽搐,與中風后肢體活動減少肌肉萎縮有一定的關系,所以還是要積極的進行康復鍛煉,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吃鈣片,也可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制品等。要適當做體育鍛煉,鍛煉時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讓身體都活動開,這時下肢的血液循環順暢,就能避免腿抽筋。
高血壓引起的頭痛是由于血壓控制不佳引起的,需要積極的控制血壓,血壓控制不好,血管長期受壓,會出現反應性的收縮舒張,引起頭痛,出現疼痛還要注意是否有顱內病變,顱內壓高等疾病。
只有血壓控制好了才不容易再次出現腦出血中風,有高血壓病應到當地正規醫院心內科就診,在專科醫生指導下規范用藥控制血壓。平時吃飯低鹽低脂肪,一定要禁煙酒,避免情緒過于激動,如果有高血脂必須同時治療,否則降壓效果不好。
老年人輕微高血壓中風,需要根據出現的原因進行治療。
中風有多種病因,例如先天性腦血管畸形,外傷或腫瘤。另一部分是因為全身因素導致了血液動力學和微循環障礙,比如糖尿病,高血脂等都可以造成腦供血不足。動脈粥樣硬化等,由多種病因所致動脈炎,還可導致或高血壓的血流動力學改變亦為其病因。所以平時要注意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避免不良因素導致動脈硬化,防止血栓形成,同時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輕度高血壓,還應主動控制飲食,視血壓情況,給予合適降壓藥物,立足一級預防,中風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