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和全麻都是可以的,全麻手術目前是比較安全的,麻醉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的暫時抑制,臨床表現為神志消失、全身鎮痛、遺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就像是睡覺一樣,有機器維持和監護生命體征。
一個是避免用力的擤鼻涕,因為手術的恢復是需要時間的,剛剛做完手術是不能用力的擤鼻涕,一個是避免出現,另外避免鼻中隔形成血腫。另一個是鼻中隔手術以后是不能用力去壓鼻子的,因為鼻中隔手術以后會去除一部分軟骨或者骨性的組織,支撐性就沒有原來那么好,所以不能用力去壓它,以防形成塌鼻。
一般情況下,鼻中隔偏曲與中隔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鼻中隔是由許多骨頭和軟骨構成的,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不同的骨骼和軟骨的生長不平衡,會造成鼻中隔被擠壓到一邊。也有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外界的沖擊,鼻子斷了或者是鼻中隔出現了外傷性的偏斜。兒童期的鼻中隔偏曲主要是因為創傷引起的。兒童期通常不會確診為鼻中隔偏曲,因為孩子的鼻子中隔還處于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鼻小兒中隔的一側有顯著的偏斜,那么就可以確診。
因為鼻腔還沒有完全恢復,鼻腔還有干痂,創面還沒完全長好,也可以到五官科復查。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離中線且引起臨床癥狀的一種鼻內畸型臨床常表現為持續或間歇性的鼻塞、流膿鼻涕、頭暈、頭痛、流鼻血等。
鼻中隔術后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復,就是黏膜切口都愈合的很好。但是一般術后兩周之內,避免從事過于勞累的體力勞動,或者是去洗熱水澡,或者大量飲酒,情緒激動,比如像健身或者是游泳。
鼻中隔偏曲手術治療方法是,全身麻醉后,經鼻內鏡采取左側鼻腔內的微創切口大約1.5厘米,在鼻內鏡下分離雙側的粘骨膜瓣,然后將偏曲的骨和軟骨支架進行部分的切除和矯正,最后將分離的黏骨膜瓣復位縫合切口,然后鼻腔填塞。目前多采取的手術方式有鼻中隔偏曲粘膜下切除矯正、鼻中隔二線減張或者三線減張矯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