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腦出血后出現腦水腫可以進行藥物消腫,具體分析如下:
腦出血后會有腦積水,會引起腦組織受到嚴重的擠壓,甚至會形成腦疝,從而影響到大腦的正常運轉,從而導致病人的死亡。臨床上常用的口服甘露醇、呋塞米、甘油果糖、白蛋白等,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另外,在進行藥物干預的時候要注意控制病人的血壓,并配合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
腦水腫是腦出血的一個重大并發癥之一,因為腦出血后,血細胞滲入腦組織,同時有血管內高滲透壓成分滲出到腦組織,導致血管內外形成滲透壓梯度差,水分集中到腦組織內導致腦水腫發生。
通常來說,腦梗塞和腦出血都有輕重之分,不能簡單的比較。
腦出血和腦梗死都屬于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與高血壓合并動脈硬化、動脈瘤等原因有關,患者可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四肢麻木、頭痛等癥狀。其嚴重程度要看出血量,梗塞的位置,梗塞的面積,出血的程度等。腦梗塞和腦出血其實都挺嚴重的,兩者的嚴重程度是相似的,在嚴重時發病都會損害生命。
腦梗死是常見且多發的疾病。發病率高,預后差,殘疾程度嚴重,腦水腫是腦梗死后繼發性腦損傷的一種表現。如果腦水腫明顯,脫水療法可以用來減輕水腫。一般腦水腫的高峰期是在腦脊堵塞后3~5天。建議積極治療。
這種疾病可以通過治療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首先在急性期應該積極的進行治療,可以使用溶栓藥物治療或者降纖藥物治療,并且在治療的同時預防并發癥的出現,例如肺部感染或者褥瘡感染。其次有可能會出現后遺癥。越早進行康復干預恢復越好,在疾病穩定期進行康復功能評定,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并且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腦梗死患者發生的機理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變得狹窄,導致小血管管腔閉塞,引起血流中斷的現象,使供給腦組織的細胞缺血、缺氧,發生了壞死,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出現損傷,一般沒有高顱壓癥狀。
腦出血是由于長期的高血壓導致動脈瘤的形成,動脈瘤破裂而引起腦出血,腦部出血的血腫壓迫腦組織,使腦組織出現缺血、缺氧、壞死,導致肢體功能的障礙,出現神經系統缺損的癥狀,初期就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高顱壓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