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反復低燒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生理因素引起的,比如環境的溫度偏高、穿的衣服過多、吃奶、口渴都會導致孩子體溫偏高一些,因此需要給孩子適當的多喝水,在測量體溫的時候需要保持寶寶安靜。排除了生理因素引起的低熱,需要考慮病態因素引起的,最常見的就是感染引起的,比如慢性中耳炎、鼻竇炎、泌尿系感染、結核等,一些結締組織病,比如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也會出現低熱。
心慌為對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覺,主要有心跳頻率快和心跳不規律或力量過大兩種。氣短為是患者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心慌氣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神經系統的疾病、胸壁疾病、肺部疾病、心臟疾病等。心臟疾病引起的氣短分為勞力性呼吸困難、陣發性夜間的呼吸困難和端坐呼吸。
心慌氣短一般在過度勞累,緊張,情緒不佳的時候會發作。心悸是心臟強有力,不規則的搏動,在運動后的心臟產生的心悸是正常的。吸煙、飲咖啡或飲茶太多時會刺激心臟,從而導致精神緊張,隨即產生心悸的現象。
出現氣短、胸悶、心慌,很有可能是由于心力衰竭所導致的,可以進一步的行BNP以及心臟彩超的檢查,有助于進一步的明確診斷。除此之外,有一些也有可能是由于急性心肌缺血發作,也會出現類似的不舒服癥狀。還有可能單純的是心臟神經癥、焦慮癥或者是植物神經功能的調節紊亂,也會出現以上不舒服的癥狀,可以結合行動態心電圖檢查。除此之外,也可以進一步的檢查一下血清離子、血常規以及甲狀腺功能。
心慌氣短的原因需要考慮是否有心肌缺血發作,癥狀往往并不是很典型,只有心慌氣短、胸悶,嚴重者可以出現胸痛。其次,若患者有糖尿病,服藥量過大,導致低血糖,亦或者沒有服用早餐導致的低血糖也可出現心慌氣短。
感覺到胸悶、氣短、心慌,大多數都是由心臟病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臟瓣膜性疾病都很容易引起這些癥狀。需要先去門診做心電圖和心臟彩超的檢查,然后根據檢查結果和伴隨癥狀,在專家的指導下用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