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酒會導致以下情況。
1.血糖升高:啤酒、葡萄酒、黃酒等酒精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每200毫升啤酒約含有6g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飲酒會增加熱量攝入,導致血糖上升。
2.增加肝腎負擔:糖尿病患者飲酒后應進行肝腎代謝。因為糖尿病患者的肝腎功能較弱,經常喝酒會損害肝腎功能。對于肝腎功能不完善的糖尿病患者,此時喝酒會進一步加重肝腎負擔。
3.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糖尿病患者喝酒后血糖長期不受控制,糖代謝障礙、大腦、眼睛、神經等部位異常,會引起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冠心病、腦梗塞、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也會增加。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喝白酒容易誘發低血糖。
因為最近的研究表明,乙醇能增加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血流量,顯著增加胰島素分泌,引起飲酒后低血糖。其中一種降糖藥物,如甲苯磺脲、格列本脲(優降糖)等,通過刺激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因此,在乙醇的降糖作用中加入降糖藥物的降糖作用,會引起明顯的低血糖。老年人身體調節功能差,血糖低時不能及時分泌升血糖激素對抗低血糖,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喝酒的后果是導致血糖升高,導致低血糖,造成營養不良,發生血脂紊亂,主要改變為血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升高,且持續時間長,空腹飲酒者尤為嚴重。
經常喝酒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首先,經常喝酒的人容易引起肝功能障礙,肝臟不能合成糖原,飯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上升,不久就會引起胰島功能損傷,引起糖尿病。其次,經常飲酒的人容易誘發胰島素抵抗,這是引起糖尿病的最直接原因,飲酒時間越長發生胰島素抵抗的概率越高,患糖尿病的概率越高。所以,要防止糖尿病,應該控制飲酒,最好能戒酒。多運動減少體內脂肪蓄積量,也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防止糖尿病的發生。
如果病情不嚴重,適量飲酒對病情無害。如果喝得太多,后果會非常嚴重。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血脂紊亂,肝臟負擔增加,肝臟解毒功能減輕,負荷過重,很容易導致代謝紊亂。如果糖尿病病人并發高脂血癥、心臟病等病癥,應絕對禁止飲酒,否則會引起低血糖反應,嚴重的還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糖尿病患者飲酒要適度或者不飲酒,想要通過飲酒降血糖那是更不科學的。因為大部分的酒類是通過淀粉類物質糧食經加工發酵制成,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尤其是啤酒中酒精濃度較低卻含有大量的麥芽糖,都會造成血糖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