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心臟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發癥之一,屬于糖尿病大血管病變。糖尿病性心臟病大體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糖尿病性心臟病會發生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時,會出現眩暈、意識模糊、意識喪失,甚至休克。
第二、糖尿病性心臟病在休息狀態下心率加快,出現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
第三、會出現無癥狀心肌梗塞,所謂無癥狀是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疾病,導致一種神經感覺喪失,因此即使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也感覺不到疼痛。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心臟病要做以下檢查,具體內容如下:
測量血糖:觀察病人的血糖水平。血液化學:檢測血清總膽固醇、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鉀等指標,以觀察病人的機體新陳代謝狀況。心肌酶譜分析:可作為心肌缺血程度的診斷依據。X射線:能清晰地反映出心肺的結構、大小等情況。超音波:它可以檢測到人的心臟的構造和心功能的異常。心臟MRI:MRI可以成為評估心臟結構與功能的金指標,它可以反映患者心臟結構、功能、心肌灌注、心肌活動情況,對判斷心肌缺血面積及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CT冠脈造影:能顯示出較大的冠狀動脈狹窄。心電圖:可以通過心電圖來檢測人體的正常心電活動,有助于判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
糖尿病飲食如下:
一、糖尿病性心臟病可多吃富含纖維素、谷類、B族維生素、魚類、芹菜、蔬菜、白菜、黃花菜、馬蘭頭、松茸等食物。
二、患者可以食用火龍果,火龍果具有高纖維低糖的清熱功效。特別是含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改善重金屬中毒,維持胃腸作用。
三、吃白菜、油菜或小米粥、玉米粥、蘋果、黃瓜等。飲食要清淡,不要辛辣油膩的食物,還要戒煙戒酒。
糖尿病心臟病一般是高血糖、高脂血癥、胰島素抵抗和或高胰島素血癥、高血壓等原因引起的。
1、高血糖:糖基化終產物在心肌組織中沉淀,導致心臟收縮和順應性下降,從而加速冠心病的發病和發展。
2、高脂血癥:高脂血癥是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它能提高冠心病的死亡率。
3、胰島素抵抗和/或高胰島素血癥:與更高的膽固醇水平有很大關系,而高血糖會導致肝內的甘油三酯合成,從而導致血管壁內脂肪堆積。
4、高血壓:高血壓會使血管硬化、鈣化加快。
大血管疾病是由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的,常見的原因有:
心血管疾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大血管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血糖不能很好地控制好,引起的血管硬化,斑塊的發生也會引起冠狀動脈的硬化。例如胸部悶、氣短、胸痛等,如果是在運動中,這種癥狀會加劇,需要進行心臟彩色超聲、冠脈ct、血管造影等,來確定是否是心臟的某個分支發生了變化,是否存在狹窄。
有幾種方法可以治療糖尿病:
1、首先一般治療,注意勞逸結合低脂高纖維飲食,戒煙戒酒,逐漸減肥,做一些適當的有氧運動。
2、糖尿病本身的治療和相關危險因素的校正。第一個小點,治療糖尿病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持久性危險因素之一。在飲食和運動療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力爭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3、控制高血壓。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每降低10毫米汞柱,并發癥可顯著減少。
4、糾正脂質代謝紊亂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