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容易并發高血壓,但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人都會有高血壓。
然而,高血壓、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獨立高危因素。因此,有必要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以預防或延緩冠心病和腦梗塞的發生。二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且易并發高血壓。當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時,可出現腎性高血壓;然而,一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表現出單純性高血糖,而沒有高血壓。
糖尿病會引起高血壓。
因為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出現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加速動脈硬化,引起高血壓。另外,部分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腎功能下降也是臨床上繼發性血壓升高的常見原因。一些糖尿病患者缺乏運動、久坐不動、肥胖、吸煙、飲酒、熬夜、工作生活壓力、長期攝入油膩食物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引起高血壓。
妊娠高血壓和糖尿病的護理措施如下:
1.在孕期高血壓疾病的綜合管理過程中,要適當調節血壓,預防或減緩血壓升高對靶器官的損害,充分考慮孕婦和胎兒的安全,從而大大增加血壓管理的難度,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
2.血壓波動時,最好24小時監控動態血壓,在家自行測量血壓。血壓波動時,要及時與醫生溝通,不要自己吃藥。每次產前檢查都要測量尿蛋白。對于藥物,懷孕期間應禁止ACEI或ARB類藥物。如果需要藥物控制,就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孕期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壓和子癇前期的風險增加,羊水過多,孕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會影響孕婦的免疫力,影響胎兒。
對于糖尿病性高血壓,ACEI或ARB是首選的抗高血壓藥物,如貝那普利、賴諾普利、厄貝沙坦和纈沙坦。
上述降壓藥對糖尿病患者的并發癥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尤其是當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存在時,上述兩種降壓藥對腎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當然,當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時,如果血壓水平比較高且難以控制,選擇鈣拮抗劑更好。通常這類降壓藥能起到更好的控制血壓的作用。如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很難控制,有些患者加一些小劑量的利尿劑,也可以幫助血壓得到更好的控制。一般來說,糖尿病并發高血壓時,必須平穩控制血糖和血壓,以減少對靶器官的損害。
孕婦糖尿病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為如果孕婦患有糖尿病,動脈硬化會導致高血壓。因此,如果孕婦有糖尿病,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使其達標;否則可能會進一步加重高血壓的病情。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也會導致血管硬化,后期高血壓會進一步加重血管硬化,會影響孕婦孕期的不良結局,所以一定要積極治療孕期糖尿病和高血壓。孕期血糖控制不達標,往往會出現胰島素抵抗,影響全身動脈,導致血壓升高。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孕期血糖水平,這樣才有利于患者血壓的控制。
糖尿病高血壓癥狀如下所示:
1、糖尿病性高血壓的癥狀包括頭暈、頭痛、易怒、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減退。
2、糖尿病性高血壓是糖尿病并發癥引起的血壓升高引起的頭暈、頭痛癥狀。這些癥狀出現后,首先要控制飲食。不要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也不要吃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3、其次,要注意多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降低體內糖分含量。還需要用降糖藥聯合降壓藥治療,控制病情發展。盡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熬夜,不要抽煙喝酒,以免病情嚴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