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心慌癥狀,可能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初期,一定要去醫院監測血糖和胰島功能,診斷是否糖尿病。
例如,在糖尿病早期,特別是二型糖尿病中,飯前低血糖反復出現,會出現心悸、手抖、出汗、飯后饑餓等明顯的低血糖癥狀。糖尿病早期胰島分泌延遲引起的是血糖峰值與胰島分泌峰值不一致而出現的飯前低血糖癥狀。不過心慌癥狀也有可能起其他因素引起的,建議平時多調節情緒,注意心態的平和穩定。
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心悸、呼吸困難、胸敏等多種情況:
第一、糖尿病并發冠心病,糖尿病和冠心病一樣危險,兩者同樣危險。我們認為糖尿病患者有冠心病,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時并發冠心病。患者經常反復出現心絞痛、心悸、心肌、胸敏等癥狀。
第二、心力衰竭引起的糖尿病。很多患者由于糖尿病性心肌病或冠心病,心臟功能不全。左心室衰竭患者心悸、呼吸困難、胸敏。
第三、糖尿病患者肺部疾病糖尿病患者機體免疫力下降,肺部感染性疾病合并,可能會出現肺部感染引起的胸敏、呼吸困難等情況。
糖尿病患者心慌腿軟,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
患者出現明顯心慌腿軟、四肢軟等癥狀,應進行血糖監測。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長期存在或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應進行血糖監測。餐后血糖低于4考慮是低血糖癥,嚴重低血糖低于3時有明顯乏力、恐慌、抖動、出汗、空腹感,部分患者可誘發心絞痛及明顯心力衰竭等癥狀。血糖監測和急救時給予含糖飲料、果汁等緩解低血糖癥狀。其次,患者明顯慌張、乏力,應進行血壓和電解質檢測,糖尿病患者合并嗜鉻細胞瘤,也會導致血糖異常和低血鉀、血壓波動。
餓的時候心慌,是一個比較正常的臨床表現,但是如果心慌的程度比較重,就比較符合低血糖了,雖然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的時候會表現為頻繁出現的低血糖,但是也并不是說所有的低血糖癥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來的。
一餓就心慌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一餓就心慌是糖尿病的一個非典型表現。
然而一餓就心慌也會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會因胰島損傷和胰島細胞反應遲鈍而引起反應延遲,即胰島素分泌延遲。胰島素分泌遲緩是指在食用期間胰島素不能立即分泌,不能降低血糖,從而導致血糖升高。但是,沒吃的時候已經分泌了。胰島素的分泌沒有馬上停止,還在持續分泌。血糖可能明顯下降。沒有飯吃或者餓的時候,胰島素還在分泌。這個時候血糖低,空腹時也會分泌胰島素。血糖低的時候肚子餓的話,很快就會低血糖。這是糖尿病的低血糖癥狀,所以餓了會慌張也是糖尿病的癥狀。
心慌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糖尿病。
1、高血糖癥。
2、冠心病引起的。
3、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很多患者會過量服用降糖藥或大量注射胰島素,故意控制飲食,多運動,從而導致低血糖,從而引起恐慌。在這種情況下,會伴隨著冷汗、四肢無力和明顯的饑餓,立即測量的血糖往往低于3、9mmol/L。可以補充霍爾特、心臟超聲、動態血糖等,進行進一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