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護理如下:
1、全身護理:包括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有效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時刻注意血糖控制和血糖狀況。可以做一些電話回訪,或者盡量讓患者進行自我血糖監測。看病時可以告知醫生,患者血壓的藥物控制,包括一些血脂控制,均衡飲食,適當的體育鍛煉等。
2、眼部護理:包括定期對患者進行視力監測和眼壓監測。一旦視力下降,可能提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正在進展,需要立即進行散瞳眼底檢查或眼底血管造影檢查,需要進行相應的治療;
3、術后護理:包括激光手術后患者的疼痛管理,或者一些電話回訪。如果患者出現了一些不適,比如視力下降,就要進行初步判斷,然后指導患者及時就診。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能會產生以下危害:
糖尿病視網膜疾病對糖尿病人的傷害是很大的,很多人都會患上這種疾病,導致患者失去了視覺,這讓患者感到無比的痛苦。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并非很嚴重,并非不可治愈,而是要及早發現。早期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可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例如:可以控制血糖,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藥的藥物。如果到了重度非增殖期或者是增殖期的時候,患者可以選擇全視網膜光凝進行治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由于長期高血糖、血糖控制不到位,或是血糖不穩定導致的。這和糖尿病的病程、血糖的控制、一型、二型等有關。一型的病變發展的很快,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隨著糖尿病的發展,隨著視網膜的損傷,這些并發癥的發生率也會越來越高。還有就是早期的血糖控制,如果血糖控制的很好,沒有起伏,血糖控制的很好,那么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就會比較晚,也有一些人30年都沒有發生視網膜病變。此外還與血壓、血脂、腎功能、抽煙等身體狀況有關。因此,大家在初期能夠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和身體狀況,如果能夠穩定,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率就會大大的下降,并且會有很大的延遲。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癥狀,首先是在眼部的檢查中會有少量的血管瘤出現。
除有出血外,還會出現一些類似于串珠狀的靜脈變化和視網膜中的微小血管變化。然后就會出現視網膜增生和視網膜增生。隨后就會出現視網膜脫落,在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不同的表現。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的初期,病人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隨著病情的發展,新的動脈開始流血,會有黑乎乎的東西在晃蕩,甚至會導致視力下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為5個階段:1期,視網膜病變不明顯。二期,輕度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三期屬于中度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病變范圍介于2~4期之間。四期:重度非增殖性視網膜病變4個象限均有20多個視網膜內出血灶。2個或更多象限有明確的串珠靜脈。1個或更多象限出現視網膜微血管異常。五期:視網膜增生性病變。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治療。
糖尿病引起視網膜病變的原因如下。
1.血糖高的情況下,人體內的血紅蛋白攜氧能力下降,同樣的血流進入眼球后缺氧。
2.血糖高的情況下血紅蛋白和氧氣的分解能力也會下降。同樣,在視網膜內進行血流交換時,血紅蛋白所攜帶的大量氧氣不能分離,也不能被視網膜細胞利用。
3.血糖高還會改變視網膜毛細血管的結構,傳遞氧氣的能力也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