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糖尿病時血糖和尿糖都要測。
一般情況下,如果患者臨床情況比較好,血糖和尿糖可以一起檢測,但尿糖檢測的情況要看患者是否有尿。如果患者沒有尿液或者尿量不足,那么就無法測量尿糖,血糖往往是主要的衡量指標。但如果患者尿量充足,除血糖外還要測尿糖。血糖和尿糖可以同時測量,因此可以更好地判斷患者是否有明顯的臨床低血糖。因此,如果血糖、尿糖明顯相對不足,就要對這些患者進行血糖、尿糖監測。
血糖是多少,糖尿病取決于患者測量血糖的狀態。空腹狀態下血漿葡萄糖水平為7.0moll/L,75g葡萄糖耐量試驗中血糖水平為11.1mmol/L持續2H。隨機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11.1mmol/L是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如果血糖達到這樣的標準,就不能直接診斷為糖尿病。通常要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如果患者出現典型的“三多素”癥狀,即多尿、酗酒、多食、減肥癥狀,這三種血糖值中的任何一種都能達標,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但是,如果患者沒有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則必須重新檢查血糖,重新驗證,才能診斷糖尿病。
尿糖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通過靜脈血糖診斷的,不是尿糖和血糖高。一、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靜脈血、空腹血糖大于7MMMOL/L或飯后2小時大于11、1mmol/L或典型的口渴、酗酒、多尿、消瘦等癥狀。血糖測定總是大于11,1mmol/L,就能診斷糖尿病。因為很多患者如果腎臟有問題,即使靜脈血糖正常,偶爾也會出現尿糖加號。另外,如果血糖高(例如10mmol/L或20mmol/L以上),尿糖總是顯示2~3個加號,無法準確判斷病情。因此,通過以上分析,糖尿病的診斷取決于靜脈血糖的診斷,而不是尿糖和血糖高。
通常情況下,血糖和尿糖處于平行狀態,即當血糖上升到一定程度超出腎臟吸收糖的能力時,尿液中就會出現葡萄糖。
因為血糖高到超過腎臟重吸收糖分的能力,尿糖就會呈陽性。在這種情況下,糖尿病應該得到相應的治療,以防止其并發癥。如果是由于先天性的腎糖閾值降低,可以血糖正常,尿糖陽性,尿糖陽性會伴隨我們一生,但是對身體沒有影響,不會影響腎臟,所以不需要治療。但如果是孕婦,由于腎糖閾值也可以生理性降低,尿糖可以為陽性,血糖也可以正常。如果篩查糖尿病,不需要特殊治療就能排除妊娠期糖尿病。
高血糖患者尿糖正常。
尿糖在很大程度上受食物和腎臟糖閾值的影響,因此不能成為糖尿病診斷的指標。同樣,尿糖高的患者血糖也可能正常。要按照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的標準,明確診斷糖尿病,調整藥物,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常見血糖正常,尿糖高,腎臟糖閾值就會降低。腎臟閾值是指尿液中出現葡萄糖時的血糖濃度。如果腎臟糖閾值下降,主要有兩種。一個是,如果腎臟糖閾值下降,在一些腎臟疾病中可以看到很多。第二、很多被糖尿病、葡萄糖過濾的新素管超過新素管的重吸收,尿糖呈陽性,一加甚至四個加號也多種多樣。
空腹血糖和尿糖正常不一定是糖尿病。
糖尿病發生時不單單要看空腹血糖,還要看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是否正常,也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不是糖尿病。正常人空腹血糖數值,是3.9到6.0毫摩爾每升,正常人餐后兩小時,血糖值小于7.7毫摩爾每升,空腹血糖是指8小時內,沒有任何熱量的攝入。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兩小時,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爾每升時。加上患者有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也可以診斷為糖尿病,或者有兩次,餐后血糖均在11.1左右,也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中國人大多數患者是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所以在體檢時,除了查空腹血糖以外,還要定期查餐后兩小時血糖,尤其是有遺傳家族史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