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陰道炎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炎性改變。
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可能出現白帶增多、陰道瘙癢、小便疼痛、外陰周圍發紅和水腫,表皮變化也多種多樣,可成群發生水皰、丘疹,也可形成濕疹狀糜爛,還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膿皰,嚴重時發生潰瘍、外陰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對于孕期的患者來說,雌激素水平明顯增高,造成陰道菌群失調,念珠菌生長,進而更容易引發霉菌性陰道炎的發生。其發生率高達15%左右,目前明顯高于滴蟲性陰道炎,在妊娠患者中較為多發。
霉菌性陰道炎是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是假絲酵母菌感染引起的炎癥。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第一種是由于家庭成員有腳氣、灰指甲、濕疹等疾病造成的。第二種可能是經常用藥來清潔陰道,會破壞陰道的正常菌群。另外,如果長期使用護墊,或者是經常服用大量的抗生素,都有可能導致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霉菌性陰道炎可能是衛生習慣不良、抵抗第下降等原因引起的。
霉菌性陰道炎的病因是白假絲酵母菌,白色假絲酵母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10-20%的女性陰道內和30%的女性陰道內存在這種細菌,但這種細菌數量很小,是一種類似于酵母菌的細菌,不會造成任何的臨床表現。廣譜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應用免疫抑制劑、長期應用抗生素、抑制乳桿菌的增殖都有助于假絲酵母菌的增殖,妊娠期和糖尿病可導致女性的免疫功能低下,子宮內的糖原增多,酸性升高,促進了白假絲酵母菌的生長,大量應用免疫制劑,比如皮質類固醇激素,免疫缺陷綜合癥等。
通常情況下,霉菌性陰道炎指外陰陰道念珠菌病,是由假絲酵母菌引起的。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主要為內源性傳染。通常白假絲酵母菌為條件致病菌,屬于機會致病菌,部分非孕婦及孕婦的陰道中有假絲酵母菌,但一般菌量較少,不引起癥狀。
但當全身機體抵抗力較低,假絲酵母菌可能會大量繁殖,常見的誘因有很多,如妊娠、糖尿病、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會陰局部濕度增加等。
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是陰道內常駐菌種,是一種條件致病菌,當陰道內糖原增多,酸度增高時,念珠菌可快速繁殖而引起炎癥,妊娠、避孕藥、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因素可加速白色念珠菌繁殖,陰道和子宮頸有病理改變時,發病率亦增高,肥胖、甲狀旁腺、甲狀腺和腎上腺功能減退等也會影響念珠菌的繁殖且與發病有關,此外亦與大量雌激素應用、糖尿病、性交過頻、偏嗜甜食有關。
霉菌性陰道炎主要是由于抵抗力減弱,所引起的陰道內菌群失調,霉菌細菌量增多,而引起霉菌性陰道炎,同時也可以有相互交叉感染傳染霉菌性陰道炎,大量應用抗菌劑類藥物,導致菌群失調,霉菌性陰道炎發病。同時也可以有自身的相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