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好發于下腰椎倒數第一節、第二節腰椎,即腰4-5和腰5-骶1的這兩節。第一,身體承受的壓力更大。第二,此部位的疲勞較多。第三,它的活動范圍更廣。腰4/5和腰5/骶1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常見病因。腰椎間盤突出癥后,特別是腰5/骶1的神經根,是橫跨兩個椎間盤,中央4/5和腰5/骶1輕微或部分髓核突出,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掛骨科。就診后應遵醫囑進行腰椎核磁共振檢查,以進行疾病的明確以及疾病程度的判斷,同時還可排除腰肌勞損或強直性脊柱炎等病癥,只有在明確腰椎間盤突出的類型后,才可根據具體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若是沒有嚴重問題的,無需行手術干預治療的,則可去中醫科、康復科等進行癥狀的治療。若是需行手術的,或是突出嚴重的,則應在骨科繼續治療。
病人有腰腿疼痛癥狀,存在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性。
患有腰突癥的病人出現了腰部疼痛,這種現象就叫做腰椎間盤突出癥。因此病人有腰腿疼痛的癥狀,其發病原因較為多樣,不純由腰椎間盤突出引起。因此一定要對患者進行仔細地診斷和分析。應根據病人臨床表現,適時、有關輔助檢查綜合評判。如果患者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時,應該盡快采取手術或者藥物等方式對其進行治療。如單純腰椎間盤突出引起腰腿疼痛等,在初期,病人可保守治療,在后期有明顯癥狀,四肢麻木者宜手術。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腰痛,主要是由于久坐、外傷、受涼等原因刺激腰椎,造成腰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造成髓核破裂、腰椎間盤突出,造成鄰近神經根受到刺激或壓迫,從而引發腰痛、腿痛等一系列的臨床表現。如果有以上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明確病因,并對癥處理。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要改變不良的生活工作習慣。
腰椎間盤突出的早期癥狀主要是腰部肌肉的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燒灼痛,腰痛的表現在背部、腰大肌、腰方肌位置上,會出現持續性鈍痛或牽扯痛,久站、久坐或勞累時發作,平臥或休息后減輕。如果病人活動后出現腰痛加重,偶爾還伴有腿部的疼痛,需要患者及時到醫院檢查,經過系統的治療和康復鍛煉,避免腰椎間盤突出癥狀加重。
通常情況下腰椎間盤突出癥需要做CT、核磁共振等檢查。以確定腰椎間盤突出的部位,比如腰4/5、腰5/骶1。凸出的位置,左邊還是右邊,還是中間型。另外,神經根和馬尾神經受壓迫的情況也比較嚴重。根據患者的經濟狀況,有的家庭條件不好,有的病歷短,需要用藥來進行檢查,畢竟核磁共振的價格太高了,一般不需要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