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是DXA法。DXA法:骨密度低于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年人,骨量低于1個標準差為正常,在1~2.5標準偏差的范圍內,骨密度下降(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癥的下降程度為等于或高于2.5的標準差。當骨密度下降的程度達到了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并伴有一種以上的骨折,就是嚴重的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一般指骨質疏松癥,而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是周身骨頭疼痛、身材變矮、駝背畸形、脆性骨折等。
骨質疏松癥是由于內分泌疾病、結締組織疾病、慢性腎臟疾病等多種原因導致的骨密度和骨質量下降,骨微結構破壞,造成骨脆性增加,從而容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而判斷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主要包括周身骨頭疼痛、身材變矮、駝背畸形、脆性骨折等。
骨質疏松癥主要是通過測量骨密度來診斷的。如果測量的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別的1個標準差屬正常,降低1~2.5個標準差之間為骨量低下;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松。此外還應該有相應的癥狀。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和易骨折為特征的代謝性骨病,診斷標準如下:髖部或椎體出現脆性骨折;雙能X線吸收檢查法:測量中軸骨骨密度或橈骨遠端1/3的骨密度T值<-2.5時,可考慮為骨質疏松;骨密度測量符合低骨量的標準,且肱骨近端、前臂遠端的骨脆性增加,可診斷為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是骨密度測定,脆性骨折也可以診斷位骨質疏松。骨密度測定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骨密度測定診斷骨質疏松可以到體檢中心進行檢查,也可以到醫院通過X射線對骨密度進行測定,來診斷骨質疏松。沒有受到外傷,但是發生了脆性骨折,并且出現了酸痛的癥狀,也可以診斷位骨質疏松,骨質疏松平時需要注意補鈣。
骨質疏松是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骨質的累積及骨質流失。人的骨量在30多歲的時候是最大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出現骨質疏松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而且病情也會越來越輕微。
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斷增加的老齡化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重要因素。飲食結構失衡、靜坐生活方式、日照不足、吸煙飲酒、藥物使用等,不但會對人體的基本骨積聚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會造成中老年人的骨量流失,從而增加患上骨質疏松癥的風險。
通常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檢查,并使用藥物進行治療。